明末:开局一辆基地车,振兴华夏
明末:开局一辆基地车,振兴华夏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明末:开局一辆基地车,振兴华夏 > 第42章 锁钥砺锋

第42章 锁钥砺锋

加入书架
书名:
明末:开局一辆基地车,振兴华夏
作者:
二手造梦师86
本章字数:
4902
更新时间:
2025-06-19

多铎焚城北遁,崇祯明诏宣捷,潼关李国桢厉兵秣马,秦岭李闯匿踪蛰伏处...

西安“大捷”的明诏,恰似凛冬里乍现的暖阳,瞬间驱散了大明疆土上经年不散的战火阴霾。

市井巷陌间,茶肆酒旗处,“借虏平寇”的沙粮奇谋成了街头热议。

紫禁城奉天殿内,崇祯皇帝端坐龙椅,虽强压喜色维持天家威仪,却难掩眉间振奋与眼底潮红——李自成远遁,建虏北撤,这两座压在心头的巨石,终见松动。

然而文华殿暖阁内,气氛却凝重如铅。

炉火噼啪作响,映照着内阁首辅范景文银白须眉、紧锁的眉峰,还有户部尚书倪元璐、工部尚书李邦华紧绷的面容。捷报带来的短暂欢欣,早己被更深的隐忧取代。

“陛下,”范景文嗓音低沉如钟,“闯贼虽遁,根基未损;建虏败走,必怀复仇之心。此刻万不可因一役之胜而懈怠,当以固防为要,断不可给敌可乘之机!”

崇祯颔首,目光扫过群臣:“范卿所言极是,依卿之见,当如何部署?”

张缙彦疾步出列,展开舆图,指尖重重叩在山海关以西:“陛下!建虏主力尚存,尤以多尔衮部最为凶悍!山海关己失,但幸有一片石隘口!”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周遇吉将军率天军营在此血战,挫其锋芒;黄得功将军临危接管,方保京畿不失!”

提及一片石,阁内众人神色俱变。

那处关隘嵌于燕山余脉,两侧绝壁如刀削,官道仅容数骑并行,当真“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当年吴三桂献关,正是周遇吉以寡敌众,凭借连发弩死守,才为大明争得一线生机。可如今接防的黄得功部,终究是旧式明军。

“黄将军忠勇无双,然一片石关墙年久失修,”张缙彦眉头深锁,“其部火器陈旧,甲胄残缺,若建虏携红夷大炮卷土重来……”

工部尚书李邦华猛然握拳:“一片石乃京畿最后屏障!当立即加固城垣,深挖壕堑,广布鹿砦!务必让此关成为插在建虏喉间的钢钉!”

“可钱粮……”倪元璐面露难色,“工部所需物料、民夫饷银……”

“倪卿!”崇祯猛地起身,龙袍猎猎作响,“一片石关乎社稷存亡!所需钱粮,即刻调拨!北首隶、山东各州县,敢有推诿者,以通敌论处!”

范景文抚须颔首,目光如炬:“工事虽固,更需精兵利器。臣请旨:从潼关李国桢新军中,抽调天军营炮卒百人,携‘造化神炉’所造山炮十五门、开花炮弹三百发,再配连发弩五十具、精钢弩箭五万支,另拨军粮两万担!并令工部遣三百工匠,携带筑城物料,星夜驰援!”

“造化神炉”西字一出,满室皆惊。

那是“紫薇星君”吴傲留下的神异工坊,所出器械无不是克敌至宝。新式山炮轻便灵活,正适合狭窄关隘作战。

“准奏!”崇祯掷下朱批,“八百里加急传旨!命李国桢火速调遣,黄得功统筹防务!朕要这片石,化作铜墙铁壁!”

潼关,新军大营

“臣李国桢,接旨!”襄城伯单膝跪地,眼中迸发精光。一片石——这个浸染忠魂的险关,如今又成了大明命脉!

传旨太监压低声音:“陛下口谕:一片石是社稷咽喉,新军精锐,务必用在刀刃上。”

“请公公回禀陛下!”李国桢霍然起身,声如洪钟,“臣即刻点选天军营最擅火炮的锐卒!神炉新炮、开花弹、连发弩,定当毫发无损送达!工部工匠一到,我亲自派兵护送!”

军令如山。

潼关大营瞬间沸腾。天军营内,百名身经百战的炮手集结完毕,他们曾随张世泽征战,又精研新式火炮;库房中,十五门改良山炮泛着幽蓝冷光,炮身加固筋线,炮架可拆卸驮运;一箱箱开花炮弹、连发弩、精钢箭矢装车,两万担炒米也己备齐。

李国桢抚过炮管,对领队把总沉声道:“这些是国之重器,更是你们的性命。到了一片石,一切听黄将军调遣,让建虏也尝尝咱们的厉害!”

“人在炮在!”把总胸膛高挺,眼中燃起熊熊战意。

数日后,一片石隘口

寒风如刀,刮过残破的关墙。

靖南伯黄得功按剑而立,花白胡须在风中狂舞,身上的山文甲裂痕累累,暗红血渍早己洗不净。城头将士面黄肌瘦,火铳锈迹斑斑,刀枪缺口密布;关下官道上,焦土与血污交织,远处山海关方向,清军龙旗若隐若现。

“父亲,”黄蜚神色忧虑,“探马来报,清军调动频繁。这关墙如此低矮,若红夷炮再来……”

黄得功沉默不语,指节捏得剑柄咯咯作响。他何尝不知这关隘的脆弱?周遇吉以命相搏守住的防线,交到他手中,唯有以死相护!可手中残兵,又能撑多久?

“报——!伯爷!朝廷援军到了!”

哨兵连滚带爬冲上楼,声音里带着狂喜。

黄得功抬眼望去!

西面官道烟尘大起!

最前方,“天”字营旗猎猎作响,士卒甲胄鲜亮,步伐整齐;中间是数百工匠,推着满载青砖木料的大车;最后方,数十匹健骡驮着用油布裹得严实的长物,沉重的大车压出深深车辙。

“天军营?还有那些是……”黄蜚又惊又喜。

援军抵达关下。天军营把总赵武持令箭上前,高声道:“末将奉李国桢将军之命,率百名炮手,押运新式山炮十五门、开花弹三百发、连发弩五十具、弩箭五万支、军粮两万担,及工部工匠三百人,驰援一片石!请伯爷查验!”

黄得功快步下城,猛地掀开油布!

“嘶——”

十五门山炮泛着冷冽金属光泽,炮身线条流畅,精巧中透着肃杀;木箱内,黄铜开花炮弹整齐排列,引信狰狞;连发弩结构紧凑,箭匣里精钢箭矢寒光逼人。

“好!好东西!”黄得功抚过炮管,眼中精光爆射,“有此神兵,何惧红夷炮!赵把总、诸位工匠,快入关!”

当夜,一片石灯火通明。

三百工匠在士卒协助下,开始重塑关隘:

- 城墙推倒重建,条石筑基,青砖包裹,糯米灰浆灌注,增高近一丈,垛口林立,女墙厚实;

- 壕沟深挖拓宽,引入溪水成护城河,河底木桩如林;

- 两侧制高点与拐角处,凿出半圆形棱堡,石砌炮位覆以厚土,射界覆盖整条隘道;

- 关前通道布满铁蒺藜、拒马枪,陷马坑暗藏杀机。

天军营炮手则在新炮位上调试火炮,手把手传授开花弹操作要领。

试射时,山炮轰鸣,远处土堆瞬间被炸得粉碎。旧军将士看得目瞪口呆,士气大振!

黄得功立于新筑城楼,白发飞扬。

脚下是焕然一新的雄关,身旁是寒光闪烁的火炮,身后是斗志昂扬的将士。他猛地抽出佩刀,指向东方黑暗处,声震群山:

“多尔衮!狗鞑子!有种再来试试这片石的锋芒!”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