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祥文走出县衙,对着赶着牛车的蒋祥敷说道:“祥敷,今日之事顺利,时间尚早,我们先去牛马市场看看马车,购置一套好车,以便日后出行更为便捷。
你熟知行情,务必精挑细选,既要实用,也要体面。”
旁边的书童蒋乾江插话说道:“祥叔,族内的七爷爷在德安县城牛马市场有生意,我们去那里说不定能拿到优惠,还能顺便问候七爷爷,一举两得。”
蒋祥文点头赞同,微笑道:“那好,去七叔那里看看。”
蒋祥敷应声驾车,一行人朝着德安县城城南牛车市场方向驶去。
牛车驶过青石板路,车轮辘辘作响。半个时辰后,他们抵达市场。
市场内熙熙攘攘,各式马车琳琅满目。
商贩看到头戴方巾、身穿圆领蓝袍的蒋祥文一行,心生敬畏,纷纷热情招呼。
蒋乾江远远的看到七爷爷蒋志伦正与几位客商交谈,忙上前施礼:“七爷爷,我们蒋家秀才公要买马车。”
蒋志伦闻言,转身见是头戴方巾,身穿圆领蓝衫的蒋祥文,面露喜色,快步迎上:“秀才公亲临,蓬荜生辉!我这边有几辆上等马车,既坚固又美观,定能满足需求。”
蒋祥文拱手行礼道:“见过七叔,今日特来选购马车,还望七叔指点。”
蒋志伦引路,指向一辆枣红木车身、雕花精美的马车,笑道:“此车乃上品,车辕坚固,乘坐舒适,正适合秀才公。
价格方面,估摸着三西两纹银即可购得。
若再配上一匹上好山马,则需八九两纹银。
一套完整的上好马车,总共需十二三两纹银。”
蒋祥文细看马车,点头称赞:“确实精良。”
他转头对蒋祥敷道:“就选这辆,再配匹好马。”
蒋祥敷应声,与蒋志伦商谈细节。
片刻后,交易达成,蒋祥文付了银两,心中暗喜:此行不仅得良驹,还加深了族内情谊。
蒋志伦笑眯眯地递上马鞭,道:“秀才公,日后出行定显气派。”
蒋祥文接过马鞭,拱手谢道:“多谢七叔关照。”
众人相视而笑,心中皆感欣慰。
随后,一行人告别蒋志伦,车轮碾过青石板,留下深深车辙驱车返回清水村,夕阳余晖洒满归途,映照出一片祥和景象。
申时一刻(约15点15分),蒋祥敷轻扬马鞭,驾驭新马车,平稳前行回到了清水村口。“快看,秀才公回村了。”
“乾河伢子,你书童哥哥回来了”
“现在敷哥儿福气了,都是秀才公车夫,多好啊。要是那天秀才公,我去牵着毛驴多好啊。”
“就你这偷懒的样子,人家秀才公都嫌弃你...”
村口孩童嬉笑打闹,上次说闲话的几个妇人远远的躲着生怕再被发现,不敢再说秀才公家闲话。
蒋祥文到达自家茅草屋前,二姐蒋姗玲小跑过来说道:“祥弟,大姑母、二姑母两家都来了,正等着你呢。”
蒋祥文闻言,快步进屋,只见厅内亲友围坐,笑语盈盈。连忙行礼说道:“见过大姑父、大姑母,二姑父、二姑母,让各位久等了。”
大姑母笑盈盈道:“祥哥儿,大姑想学你家做豆腐或炒云雾绿茶的手艺,你看..?”
蒋祥文微笑应道:“大姑母、二姑母两家愿意吃苦的话,这些做豆腐和炒云雾绿茶的手艺,我们定当倾囊相授,可以让表哥表弟在我们家学艺三年。”
大姑母喜出望外,连声道谢:“如此甚好,定不负所托。”
二姑母亦点头称赞:“祥哥儿真是有心了。”
众人商议片刻,决定次日便安排表兄弟前来学艺。
蒋志俊说道:“祥伢子,我准备在德安县城购买一处铺面,专营茶叶和豆腐,不知你意下如何?
这样既能传授手艺,又能拓展家业,实为两全其美。”
蒋祥文沉思片刻,点头赞同:“父亲安排得很好,既可传承技艺,又能扩大家业,确是良策。”
蒋志俊闻言大喜,拍板定案:“那就这么定了!”
祖母曾老太太温和的说道:“祥哥儿,给奶奶说说见到知县县尊大人的事吧。”
蒋祥文恭敬答道:“爷爷奶奶,今天拜见了县尊李大人,以后我可以每月免费领供米两石(约一两纹银)免除县府差役2人、免除50亩田亩税。”
蒋原桂惊讶的说道:“免除徭役赋税,朝廷真是天大的恩赐!”
蒋祥文淡然一笑:“正是如此,县尊大人还赞誉清水村民风淳朴,让我推荐2名武者,去县衙担任县衙巡捕“既能保一方平安,又能为村民谋福祉,实乃幸事。”
蒋原桂点头称赞:“此举确是造福乡里,祥哥儿功不可没。
我等会儿同族老们商量,派遣谁去当衙役巡捕。这是一份当作家业传承好事。
蒋祥文说道:“爷爷,商量好了人选便告知我,我写好推荐信,可以首接去县衙办理德安县衙巡捕入职手续。”
曾老太太欣慰道:“祖上积德,子孙有福,祥哥儿你为村争光,咱们蒋家也要更加勤勉,不负朝廷厚望。”
蒋祥文接着说:“爹娘,去德安县城购买商铺的事,也要尽快办理。
还有大姐婉玲、二姐姗玲及笄之事也需筹备,大姐和二姐的嫁妆也要细细安排,莫要让她们受了委屈。”
蒋志俊点头赞同:“所言极是,商铺之事我会尽快安排,婉玲和姗玲的婚事也定会妥帖筹办,绝不让她们受半点委屈。”
蒋母曾老太太含笑点头:“两个姐儿的及笄宴定要办得风风光光,与祭祖同一天举行,既显家族荣耀,又添喜庆氛围。”
蒋祥文微笑道:“如此安排甚好,既彰显家族和睦,又让两位姐姐庄重风光。”
这时,书童蒋乾江小跑进来,气喘吁吁道:“祥叔,村口来了两个秀才公,说是你的同窗好友,特来祝贺你高中廪生,还带来了好多礼物。”
蒋祥文听罢,脸上顿时露出喜色,急忙说道:“快请他们进来。”
随即起身走出茅草屋的堂屋,迎至门外。
他只见来者是同年好友瑞昌县生员李玉轩、浔阳县生员陈立功。
他连忙行礼,热情地说道:“子墨兄、青树兄,你们远道而来,我真是感激不尽。快请进屋,咱们好好叙叙旧。”
李玉轩笑道:“子安兄,我和青树兄准备游历文人圣山庐山,特来与你共赏山水之美,探讨诗文之道。
此行不仅为贺喜,更愿借此良机,共谋学业精进。”
蒋祥文闻言大喜,连声应道:“庐山乃文人之巅,能与二位兄长同游,实乃人生幸事。咱们明日便启程,定不负此行。”
言罢,三人相视而笑,携手步入堂屋,蒋祥文连忙说道:“这是祖父母及父母,今日得遇二位兄长,真是家门之幸。”
蒋原桂、曾老太太、蒋志俊夫妇亦起身相迎,笑容满面道:“贵客临门,蓬荜生辉。祥哥儿得友如此,实乃家门之福。”
李玉轩、陈立功连忙还礼,赞叹蒋家和睦家风。
众人落座,品茗谈笑,气氛融洽,尽显文人雅士之风范。
蒋祥文又道:“此次庐山之行,定能激发文思,归来后定当勤勉备考,争取来年乡试再创佳绩。”
李玉轩点头赞同:“正是此理,山水之间,最能滋养心性,助益学业。”
陈立功亦笑道:“吾等共勉,定不负青春韶华。”
众人闻言,皆露欣慰之色,谈笑风生,往来无白丁。
蒋乾江端上云雾茶,众人品茶论道,谈古论今,言辞间尽显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