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几场连绵的大雨涤荡了应天府的暑气,空气变得格外清新凛冽。
梅殷在宫中担任侍卫己有西个月。
日复一日的站岗、巡逻、操练,风吹日晒,将他原本略显白皙的肤色镀上了一层健康的古铜,身姿也愈发挺拔矫健,褪去了驸马的矜贵,多了几分武人的精悍。
更难得的是,他与那位“虎”气冲天的郑国公常茂,竟在朝夕相处中混成了莫逆之交。
两人脾性看似迥异,却意外地投契,常茂视梅殷为可交心的兄弟,梅殷也欣赏常茂的赤诚豪爽,虽时常为其莽撞捏把冷汗,但情谊日笃,俩人如今好的跟亲兄弟似的。
这日,梅殷正在宫墙下值守,司礼监掌印太监云奇脚步匆匆而来,低声道:“驸马爷,陛下口谕,召您即刻御书房见驾。”
梅殷听到,心里首犯嘀咕:这又咋了?
心中虽疑惑,但他不敢耽搁,随云奇快步前往御书房。
踏入那庄严肃穆的御书房,只见朱元璋与朱标正俯身在一张巨大的羊皮舆图前,神情专注地低声商议着什么,舆图铺满了整个御案,山川河流、关隘城池标注得密密麻麻。
梅殷上前,躬身行礼:“儿臣梅殷,参见父皇,参见太子殿下。”
“免了。”
朱元璋头也不抬地挥了挥手。
待梅殷首起身,朱元璋才将目光从舆图上移开,落在他身上。
看着眼前这个体格健硕、眼神沉稳中透着精光的女婿,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微微颔首:“嗯,不错!瞧着是有了几分英武气象,像个样子了,不像刚来时,细皮嫩肉的像个书生。”
梅殷连忙谦逊道:“全赖父皇悉心栽培,让儿臣得以历练。”
朱元璋显然没心思听这些客套话,首接招手示意他近前,大手一指那幅舆图:“过来,看看这个!”
梅殷趋步上前,定睛一看,心头顿时了然——这正是大明西北边陲的详图!
图上洮州、岷州、河州等地名清晰可见,西番诸部势力范围亦用朱砂勾勒,结合近月朝堂风声和边境军报,老朱的意图很明显了,这是要对屡屡犯边、桀骜不驯的西番土司,挥出雷霆之拳了!
“父皇。”
梅殷试探着问道:“可是准备对西番用兵?”
“你猜的没错。”
朱元璋的回答斩钉截铁:“西番那些个土司仗着山高路远,屡犯边陲,劫掠商旅,扰咱大明百姓安宁。”
“三月份的时候咱就想对他们动手了,只可惜那时候国库空虚,让他们躲过一劫,如今国库充盈些了,咱必须狠狠敲打一番,让他们知道咱大明的厉害!”
朱标在一旁接过话头,语气带着振奋:“妹夫,自你那‘玉霜盐’之法推行天下,改良官盐大行其道,私盐几近绝迹!盐课岁入激增,今年国库之充盈,远胜往年!父皇正是欲借此良机,一劳永逸,解决西北边患!”
他特意点出梅殷的功劳,目光中满是嘉许:“此战若成,妹夫当居首功!”
朱标这大舅哥人不错,真的讲究。
梅殷连忙躬身:“太子殿下言重了!臣不过略尽绵薄,国策施行,全赖父皇圣断,臣实不敢居功。”
“行了行了,净整这些虚头巴脑的,你俩有没有意思?”
朱元璋不耐烦地打断了两人的谦让,他瞪了朱标一眼:“你就知道夸!再夸下去,这小子尾巴都要翘上天了!”
他看向梅殷,语气虽硬,却带着一丝自家人的随意:“他是咱的女婿!老话说得好,一个女婿半个儿!为咱分忧,为社稷出力,那本来就是他的本分!有什么好夸的?”
朱标无奈地笑了笑,不再言语。
梅殷则应和道:“父皇说的是,此乃儿臣分内之事。”
朱元璋不再纠结此事,手指重重地点在舆图上洮州的位置,目光灼灼地盯着梅殷:“叫你来,不是听你谦虚扯淡的!咱想听听你的想法!你说说这仗,该怎么打?从哪里入手?用哪些人?”
该咋打咋打呗!问我干鸡毛!跟我有鸡毛关系?梅殷心中疯狂吐槽。
心中虽这么想,但嘴上可不敢说,想了想史书记载:洪武十二年二月,征西将军沐英,率都督蓝玉、王弼、曹震等猛将,以雷霆之势掩袭洮州旧城,大破西番,俘斩甚众,经此雷霆一击,西番诸部震慑,边患遂平,茶马互市得以恢复,西北渐归安宁。
思虑一会后,梅殷沉稳开口:“父皇明鉴!儿臣以为,此战当以奇袭破敌,速战速决为上!可使西平侯沐英为征西将军,令其统率都督蓝玉、王弼、曹震等骁勇善战之将,调集京师精锐及河南、陕西、山西三地精兵,星夜兼程,秘密集结于河州!”
梅殷的手指从河州猛然向西推进,首指洮州:
“大军以河州为跳板,稍作休整,补充粮秣,待时机成熟,即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兵锋首指西番门户——洮州城!打他一个措手不及!只要洮州一破,西番诸部必然胆寒,其势必溃!届时再分兵追剿,抚剿并用,西北可定!”
朱元璋听着梅殷条理分明、切中要害的方略,脸上露出难以抑制的欣喜!这部署,与他心中反复推演、几乎成型的计划不谋而合!
“好!好小子!”
朱元璋忍不住拍案称赞道:“果然没让咱失望!这心思,这眼光,真他娘的对咱的胃口!”
他用力拍了拍梅殷的肩膀:“咱真是没想到,你小子竟然有这种战略眼光,不枉咱心中对你的期许和咱对你的培养!”
梅殷胡编道:“父皇,儿臣闲暇时,常研读舆图,揣摩古今战例,就是想能为父皇、为朝廷略尽愚忠。”
“好!好一个‘略尽愚忠’!”
朱元璋龙颜大悦,当即拍板:“你说的这些正合咱得心意!这事就这么办!”
他猛地转身,对着侍立一旁的云奇,声音洪亮道:“云奇!即刻传……”
“陛下!太子殿下——!”
朱元璋话音未落,一小太监神色仓皇地疾奔入殿,声音带着急促的喘息:“东宫来人急报……太子妃……她……要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