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百年风云录
中东百年风云录
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 > 中东百年风云录 > 第10章 德黑兰的血色黎明

第10章 德黑兰的血色黎明

加入书架
书名:
中东百年风云录
作者:
黄小峰
本章字数:
5168
更新时间:
2025-06-30

1921年2月21日,德黑兰的寒冬如同铁砧般沉重。礼萨·汗·巴列维站在炮兵军营的瞭望塔上,望着雪花落在卡扎尔王朝的国徽上——那只镀金的狮子正在剥落,露出底下锈蚀的铁架。他的军靴踩过结冰的台阶,马刺刮擦出刺耳的声响。

"上校,赛义德·齐亚丁到了。"副官巴赫拉姆·普尔瓦什低声说,这位库尔德裔军官的围巾里藏着一把勃朗宁手枪。

地下室里,煤油灯照亮了赛义德·齐亚丁·塔巴塔巴伊的脸。这位戴着圆框眼镜的知识分子正在草拟《民族觉醒宣言》,羊皮纸上的波斯文墨迹未干:"我们拒绝成为英俄的棋盘......"

"墨迹还没干,英国人的坦克就会开进城。"礼萨·汗打断他,摘下军帽露出斑秃的头顶,"卡扎尔王室欠英国的债务,够买三十个这样的军营。"

"所以我们需要舆论支持,"齐亚丁推了推眼镜,"圣城库姆的什叶派教士己经同意发布教令,谴责王室腐败..."

突然,地面震动起来。远处传来沉闷的炮击声——不是演习,是真枪实弹。礼萨·汗冲到窗边,看见王宫方向腾起浓烟:"是哥萨克旅!他们提前动手了!"

哥萨克旅是俄国训练的伊朗王室卫队,指挥官巴格拉季昂亲王正用望远镜观察王宫广场。他的皮靴踩着一名抗议者的手,俄语咒骂混着波斯语惨叫:"告诉礼萨·汗,谁才是德黑兰的主人!"

与此同时,礼萨·汗的部队己经控制了电报局。报务员阿里·礼萨·阿斯加尔正在破译英国公使馆的密电:"立即支援卡扎尔王室,防止民族主义者夺权......"

"英国人的反应比骆驼还快。"礼萨·汗撕碎电报,"通知炮兵连,瞄准哥萨克旅的弹药库。"

"可是上校,那里离美国医院只有两百米..."

"战争没有仁慈。"礼萨·汗扣上军大衣,"如果我们失败,德黑兰会变成第二个君士坦丁堡。"

凌晨三点,炮火映红了雪山。礼萨·汗的敢死队用炸药炸开王宫侧门,巴赫拉姆的匕首抵住了卡扎尔国王艾哈迈德·沙阿的喉咙:"陛下,是体面地退位,还是像奥斯曼苏丹那样流亡?"

国王颤抖着摘下镶嵌钻石的王冠,宝石滚落在地毯上:"我任命你为摄政王......"

"摄政王?"礼萨·汗走进来,军靴碾碎了一颗红宝石,"陛下,时代变了。"他从墙上扯下卡扎尔王朝的旗帜,露出背后的波斯狮子旗,"从今天起,伊朗属于人民。"

天亮时,德黑兰街头堆满了哥萨克旅的尸体。齐亚丁站在中央银行屋顶,向人群宣读新政府公告,他的声音被礼炮声打断——那是礼萨·汗的炮兵在庆祝胜利。

"我们推翻了一个腐败的王朝,"齐亚丁挥舞着《古兰经》,"但前方还有更艰巨的战斗:废除英伊不平等条约,赶走所有外国顾问......"

人群中突然传来枪响。一个戴着黑色面纱的妇女倒下,鲜血染红了她手中的《民族报》。礼萨·汗的卫队立即还击,击毙了隐藏在屋顶的狙击手——那是俄国使馆的雇佣军。

"这就是你们的自由!"围观的老人怒吼,"用妇女的血换来的!"

礼萨·汗蹲下为妇女盖上外套,看见她颈间挂着卡扎尔王朝的旧勋章。他沉默片刻,起身对副官说:"给她家人发抚恤金,用我的私人账户。"

当晚,英国公使珀西·洛里安爵士在使馆接见礼萨·汗。水晶吊灯下,两人的影子在波斯地毯上纠缠,如同两只对峙的猎豹。

"英国政府承认贵国的新政权,"洛里安递上威士忌,"作为交换......"

"我不喝酒精,"礼萨·汗推开酒杯,"也不做交易。"他指了指墙上的印度地图,"你们在阿富汗的教训还不够吗?"

洛里安脸色一变:"上校应该清楚,伊朗的石油管道..."

"石油属于伊朗人民,"礼萨·汗站起身,马刺划过地板,"从今天起,所有外国公司必须重新谈判合同,利润分成至少五五开。"

"这是抢劫!"

"不,这是觉醒。"礼萨·汗戴上军帽,"如果您想开战,我的军队随时恭候。不过我猜,伦敦更愿意和一个稳定的伊朗做生意。"

他离开后,洛里安对着壁炉怒吼:"野蛮人!"但随即坐下,给伦敦发电报:"建议暂时妥协,礼萨·汗的支持率远超预期......"

1925年12月,伊朗制宪会议宣布废除君主制,建立巴列维王朝。礼萨·汗在议会宣誓就任国王,他的妻子塔季·苏丹娜摘下传统面纱,穿着巴黎定制的礼服出现在公众视野,引发保守派强烈抗议。

"这是道德沦丧!"库姆的大阿亚图拉穆罕默德·卡齐姆·沙里亚特马达里在讲坛上怒吼,"女人的头发是羞耻,露出来会引来真主的怒火!"

礼萨·汗亲自前往库姆,在清真寺前面对数万信徒。他没有穿王冠礼服,而是身着军装,腰间挂着象征波斯帝国的居鲁士之剑:"真主的怒火应该烧向侵略者,而不是追求进步的女性。"他摘下自己的军帽,"如果露出头发是罪,那我每天都在犯罪。"

人群中响起倒吸冷气的声音。一位老妇人突然走上前,摘下自己的面纱:"我的丈夫和三个儿子都死在抵抗俄国人的战场上,现在我要看看,让伊朗强大的男人长什么样子。"

礼萨·汗握住她的手,向全场展示:"这就是伊朗的母亲!她们的眼泪比任何面纱都珍贵,她们的儿子应该为国家而战,而不是为陈旧的偏见!"

保守派教士试图抗议,但被民众的欢呼声淹没。礼萨·汗知道,这一仗他赢了,但更艰难的战斗还在前方——英国石油公司的抵制、苏联在北部的渗透,还有国内根深蒂固的封建势力。

深夜,巴赫拉姆走进国王的书房,看见礼萨·汗正在研究土耳其的世俗化改革文件,桌上摆着凯末尔送的军刀。"陛下,圣城的抗议者烧了女子学校..."

"派军队保护学校,"礼萨·汗头也不抬,"再给每个入学的女孩发一块面包。"他突然转身,"你说,我们是不是太急了?"

"改革就像拔牙,"巴赫拉姆摸摸自己缺了颗牙的嘴,"迟痛不如早痛。"

礼萨·汗笑了,指着墙上的新地图:"等横贯伊朗的铁路建成,等阿巴丹炼油厂投产,那些反对者会发现,现代化带来的不是堕落,而是尊严。"他拿起凯末尔的军刀,刀身映出他严肃的脸,"记住,巴赫拉姆,我们不是在建立王朝,而是在锻造一个国家。"

窗外,德黑兰的灯火渐次亮起,新建的电报塔刺破夜空。礼萨·汗知道,他的政变不仅推翻了一个王朝,更掀开了伊朗近代史的新篇章。在这个列强环伺的时代,巴列维王朝就像一艘破旧的帆船,必须扯碎传统的风帆,才能在现代化的风暴中找到生路。

而他,作为船长,终将带领这艘船驶向未知的海域,哪怕前方有惊涛骇浪,哪怕自己的双手沾满鲜血。因为在他心中,伊朗的荣光不应只存在于古籍中,而应在每个伊朗人的眼中,闪耀如德黑兰的黎明。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