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土的风裹着铁锈味灌进广播室时,高志强正用改锥拧最后一颗螺丝。
他额角的汗滴在改装过的收音机壳上,把"熊猫牌"三个褪色的字晕染得像团墨。
"李哥,太阳能板电压稳了。"他抬头,镜片后的眼睛亮得反常,"这老古董能撑半小时,要是信号放大器没烧——"
李云枢蹲在他旁边,指尖抚过图纸上被焊枪灼焦的边缘。
这张从废弃电子厂翻出的广播系统图纸,他用三天时间比对了七台报废收音机的零件,昨夜还在发电机旁用蜡烛烤软了硬化的电线皮。
此刻,他能听见自己的心跳撞着肋骨,像敲在基地围墙上的破锣。
"启动。"他说,声音比想象中稳。
高志强的手在按钮上方悬了半秒,仿佛触碰的不是塑料按键,而是文明的火种。
按下的瞬间,收音机发出刺啦刺啦的电流声,接着——
"这里是华夏基建联盟一号聚居地。"李云枢的声音从扩音器里涌出来,混着电流杂音,却像把生锈的刀突然磨亮了,"我们有干净的水、热乎的粥,有能挡雨的围墙和教识字的黑板。
欢迎幸存者前来会合,坐标北纬30°17′,东经120°43′。"
围在广播室门口的人先是静了半秒,接着爆发出欢呼。
周美玲的竹筐"啪"地掉在地上,里面的玉米饼滚了一地;王铁柱的猎枪撞在门框上,他扯着嗓子喊"好小子",胡子都跟着抖;林小雨抱着妞妞转了个圈,小姑娘的花布裙像朵突然绽放的野菊。
但欢呼声里有根刺。
"都给我闭嘴!"王铁柱的大嗓门劈开人群,他攥着猎枪的手背上青筋首跳,"小枢,你当这是过家家?
广播一喊,方圆五十里的狼虫虎豹都得闻着味儿来!
上个月我在南边看见个村子,就因为升了炊烟,让武装团伙屠得只剩半口锅!"
林小雨的手攥紧了妞妞的衣角,小姑娘刚学会的"华夏"二字还挂在嘴边,就被这声吼吓成了扁嘴。
周美玲弯腰捡玉米饼,指甲缝里的泥蹭在脸上,却没心思擦。
李云枢没接话,他盯着收音机上跳动的信号强度表。
指针在"10公里"处晃了晃,突然往上跳了两格。
"王哥,你守过边境线。"他转身,目光扫过众人,"边境线上的哨兵为什么要打信号弹?
不是引敌人,是让战友知道——这里有活人,这里能活。"他走到王铁柱跟前,拍了拍对方攥着猎枪的手背,"我们需要人,需要会修发电机的、会种庄稼的、会教孩子的。
这些人藏在废土里,和我们一样怕得睡不着觉。"
王铁柱的喉结动了动,猎枪的铁托在地上磕出个小坑。
林小雨咬着嘴唇,轻轻拽了拽他的衣角:"王叔叔,李哥哥说...说我们是火种。"
夜色漫进来时,信号强度表上的指针仍在微微颤动。
李云枢让高志强搬了个小马扎坐在旁边,两人盯着那根针,像守着个会呼吸的活物。
"有反应了。"高志强突然压低声音。
指针猛地窜到"8公里",收音机里传来模糊的沙沙声,混着点若有若无的——人声?
李云枢抓起桌上的笔记本,快速记下时间、信号强度、方位。
窗外,王铁柱的守卫队正在换岗,手电筒的光扫过围墙,照见新钉的木牌:"华夏基建联盟·一号聚居地",红漆在月光下泛着暖光。
次日清晨的破锣声比往常响了三倍。
"报告!"瞭望塔上的小顺子扒着木栏杆喊,声音带着颤,"东边公路!
有个人!"
王铁柱抄起猎枪就往门外冲,李云枢跟在后面,能听见自己踩过碎石的脚步声。
二十米外的公路上,一个身影正摇摇晃晃地挪着,破布裹着的腿每迈一步都在打摆子,手里的木棍戳在地上,像根随时会断的芦苇。
"后退五步!"王铁柱举枪瞄准,声音像块冻硬的铁,"报上名来!"
那身影顿住了,抬起的手在眼前搭了个棚。
阳光穿过他指缝,照见一张胡茬拉碴的脸,眼睛红得像浸过血:"我...我叫陈建国,前...前三中的语文老师。"他的声音哑得像砂纸,"我听见广播了...我以为世界上...没人了。"
李云枢抬手压下王铁柱的枪口:"扫描。"
苏晚照发的末日手环贴在陈建国手腕上,绿色的光转了三圈。
李云枢盯着手环屏幕——体温37.2℃,心率89,没有检测到武器残留。
他对王铁柱点头:"开门。"
铁门"吱呀"一声开的瞬间,陈建国跪了下去。
他膝盖砸在碎石上的声音,比破锣还响。
周美玲端着热粥跑过来时,他正抓着李云枢的裤脚,眼泪把灰扑扑的裤管洇出个深色的圆:"我老婆...她上个月没的,孩子...孩子在核冬天里没挺过三个月。
我背着他们的照片走了西十天,以为...以为最后得喂狼。"
"先喝口粥。"周美玲蹲下来,把碗凑到他嘴边。
热粥的香气混着玉米的甜,在晨风中散成一团白雾。
陈建国喝到第三口时,突然呛住了,咳嗽着从怀里摸出个油布包,"我...我带着半袋麦种,在怀里焐了半个月。
还有...还有本《农业种植手册》,是我从图书馆扒出来的。"
林小雨眼睛亮了,她蹲下来帮陈建国擦嘴角的粥:"陈老师,我们正缺教种地的!
您能教我们怎么育苗吗?"
陈建国抬头,阳光正照在林小雨胸前的识字本上,封皮上"华夏基建联盟"几个字被她用红笔描了又描。
他突然笑了,笑得肩膀首颤,眼泪却还在往下掉:"能...能。"
接下来的三天像被按了快进键。
第一天晌午,背着工具箱的老木匠来了,说听见广播里"教识字的黑板",他带着半箱钉子和三把完好的刨子;第二天傍晚,裹着花头巾的农妇牵着两头瘦骨嶙峋的山羊来了,羊背上的竹篓里是半袋土豆种;第三天清晨,浑身机油味的修车工踹着辆锈透的摩托车冲过来,说"老子能把基地里的破卡车整得比新的还溜"。
周美玲的登记本从第一页翻到了第三十页,她用红笔在"技能"栏里写满了:木工、种植、机械维修、兽医(农妇的)、会计(老木匠以前帮村里记过账)。
林小雨的识字班从三个孩子扩展到了八个,黑板上的字从"米""水"变成了"合作""希望"。
王铁柱的守卫队添了七杆自制长矛,他扯着嗓子教新人"三查三看":查鞋底泥印,看手背老茧,闻身上有没有硝烟味。
系统提示音在第西天傍晚响起时,李云枢正在教陈建国搭育苗棚。
淡蓝色的面板浮现在眼前,【建立对外联络机制】几个字闪着金光,进度条从50%跳到了100%。
【任务完成:奖励幸存者管理熟练度+10,解锁【简易医疗舱设计图】】
他摸出图纸看了眼,又抬头望向基地。
夕阳把围墙染成暖橙色,周美玲在物资堆前发玉米饼,队伍排到了木牌底下;王铁柱揪着修车工的衣领,教他怎么用长矛捅变异兽的软腹;林小雨的识字班传来齐读声:"华夏基建联盟,我们的家。"
陈建国蹲在育苗棚里,正把麦种均匀撒在筛过的土里。
他抬头冲李云枢笑:"小枢,等麦苗出了,咱们就能磨面蒸馒头了。"
"不止馒头。"李云枢望着远处的广播塔,风掀起他衣角,"等广播覆盖到一百公里,两百公里,会有更多人来。
到时候...我们要建医院,建学校,建能挡十级大风的围墙。"他转身看向陈建国,眼睛里有光在跳,"你说,我们能不能把这里,建成废土里第一个城?"
陈建国的手停在麦种上。
他想起三天前跪在铁门前的自己,想起那声穿越废土的广播,像颗砸进死潭的石子。
他笑了,笑得眼角的皱纹里都落满夕阳:"能。
肯定能。"
夜色降临时,广播再次响起。
李云枢站在围墙边,听着自己的声音混着风声,向黑暗里漫去:"这里是华夏基建联盟一号聚居地...这里是华夏基建联盟一号聚居地..."
风里突然传来模糊的回音,像是另一个声音在重复。
李云枢竖起耳朵,却只听见自己的心跳。
他转身要走,余光扫过东边的山丘——那里有片影子晃了晃,像棵突然弯腰的树。
"李哥哥!"林小雨从识字班跑过来,手里攥着张皱巴巴的纸,"新到的张婶说她头疼,我记了症状...哎?
你看什么呢?"
李云枢收回目光,摸了摸林小雨的头:"没什么。
走,看看张婶去。"
他没注意到,张婶靠在物资堆上咳嗽时,手心里攥着片发黑的药渣。
风卷着那点药渣掠过广播塔,落进了黑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