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狼秘藏:成吉思汗的黄金之谜
苍狼秘藏:成吉思汗的黄金之谜
当前位置:首页 > 悬疑 > 苍狼秘藏:成吉思汗的黄金之谜 > 第91章 白素心

第91章 白素心

加入书架
书名:
苍狼秘藏:成吉思汗的黄金之谜
作者:
古村山猫
本章字数:
7208
更新时间:
2025-04-28

清晨的阳光透过破庙残破的屋顶洒落进来,我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昨晚那个噩梦太过真实,以至于我现在看到庙里那幅壁画时,仍会不自觉地避开视线。

"山哥,发什么愣呢?"虎子拍了拍我的肩膀,"赵老爷子说前面不远就有个村子,咱们今天能好好休整一下了。"

我点点头,收拾着行装,目光却不自觉地瞟向庙后门方向。那里确实有一口枯井,井口爬满了青苔,和梦中一模一样。

"怎么了?"大胜注意到我的异常。

"没什么,做了个怪梦。"我摇摇头,背上行囊,"走吧,争取晌午前到村子。"

离开破庙后,我们沿着一条被雨水冲刷得坑坑洼洼的土路前行。大胜走在最前面,时不时用木棍拨开路边的杂草。大约走了两个时辰,远处终于出现了几缕炊烟。

"总算到了!"虎子欢呼一声,三步并作两步往前冲去。

“这小子饿了这么多天,还是这么有劲。”大胜笑骂道,“我快走不动了,看这村子也不富裕,也不知道能不能买点吃的。”

“这里的老百姓都朴实,如果有吃的,应该能分我们一些。这些年被鬼子祸害掺了,就是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多余的粮食。”赵老爷子边走边说。

不一会我们来到村口,村子坐落在山坳里,约莫二三十户人家,房屋都是黄土垒的,可能是为了保暖,屋檐压的很低。此时正值晌午,本该是炊烟袅袅、人声鼎沸的时候,可村子里却静得出奇,只有几缕青烟孤零零地飘着。

"太安静了。"大胜压低声音道。

我们看到离村口最近一户人家屋顶的烟囱上正冒着烟。虎子说道:“到饭点了,我们进去买点吃的。”说完就走上前去,推开了虚掩的木门,进到院中看到北房的灶台板有个老人正在烧火做饭。

赵老爷子走上前去问道:“老哥,我们过路的,想拿钱换顿饱饭。不知您老家里可有余粮吗?”

正说着话,从里屋跑出来一个五六岁大的小女孩,手里拿着一块黑漆漆的菜饼子,边跑边喊道:“爷爷,爷爷,我饿了。”

老人可能是被柴火的烟气眯了眼睛,抬手揉了揉,站起身看到我们西人己经来到门口:“我蒸了几个菜饼子,你们要是不嫌弃,就进来一起吃吧。”

说完,老人揭开了发黑的木质锅盖,锅里贴着几个黑漆漆的菜饼子。

虎子吧咂了一下嘴,没有说话,显然是对这些东西没有食欲。

“老哥,你家里人呢?”赵老爷子问道。

“家里就剩我和妮子了,我腿脚不好,地里大多都荒废了,去年就没收上多少粮食,家里实在没东西招待你们。”老人说道。

我看这小女孩睁着大眼睛正望着我们,有些紧张,问道:“老爷子,孩子的父母呢?”

“孩子爹参加了抗日的队伍,同村的人捎回来话,说被鬼子的坦克压死了。孩子娘前年去地里收莜麦,走丢了,再没回来。就剩下我这把老骨头了。”

我心里一沉,这样的故事在这乱世里不知上演了多少回。想开口安慰,却不知从何说起。这时赵老爷子说道:“老哥,我们人多,就不给你添麻烦了,你们村子里有相对富裕的人家吗?”

老爷子叹了口气,说道:“前几年鬼子来扫荡了一次,村里半数的人都死了,现在留下的也没几户人家,不过靠村西面的那户人家,有人在县里当官,日子过的相对宽裕些,你们不妨去问问。”

赵老爷子道了一声谢,随即退了出来,我看虎子缩在门口一首向里张望,就知道这货是可怜这爷孙俩了。于是对大胜说道:“把我们的银元拿出来,给这老爷子几个吧,这日子过的实在可怜。”大伙都点头答应,大胜拿了五个银元,塞在了老人手里,不等他缓过神来就慌忙退出了院子。

我们照着老人指的方向来到一户院落前,说是大户人家,其实就是比别的院子宽敞一些,房子与院墙也都是土培的,没有想象中地主老财的派头。

北方农村都没有锁门的习惯,大门虚掩着,我们推门而入,迎面看到的是三间北房,窗户上都装的玻璃,虽然窗棂的木条早己褪了色,但是都打扫的还算干净。

脚步声惊动了屋里人,门帘掀起时带出股淡淡的烟火气。五十多岁的男人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衫,衣角还沾着几片草屑,见我们几个陌生人立在院里,眉头微蹙:“几位是?” 他说话时带着几分书卷气,像是教书先生。

赵老爷子忙跨前半步,腰间的铜烟袋随着动作晃了晃:“大兄弟,我们是赶路的,带的干粮吃完了,想花钱换顿热乎饭。” 他掏出几个银元准备递上去。

男人打量我们几眼,目光在我沾满泥点的鞋上多停了半秒,随即笑了:“快进来,都是出门人。” 他侧身让出门口,向里屋喊道:“老伴,添几双碗筷。”

屋内陈设简单,却收拾得纤尘不染。掉了漆的八仙桌上摆着西个玉米面窝窝头,黄澄澄的小米粥在粗瓷碗里泛着油光,还飘着几片菜叶。墙角竹篮里剩着几个干瘪的红薯。

“几位这是往哪去?” 男人递来粗陶碗。我们含糊应着做买卖,目光却被墙上的照片勾住了 —— 穿着灰色长裙的姑娘倚着槐树,眉眼弯弯,和我梦里遇见的白素心分毫不差。“这是小女素心。” 男人顺着我的目光望去,声音突然变得沙哑,“去年去镇上参加文化串联,再没回来......”

“大叔,您是不是姓白?”我颤颤巍巍的问道。

“正是,这位小兄弟,你是认识我家素心?”男人惊奇道。

“没有,没有,我胡乱猜的,我看这位姑娘眉清目秀,应该姓白。”我慌忙解释道。我在梦里见过白素心,这事太匪夷所思,现在讲出来,没人会信。人家闺女是失踪的。我要是说认识她,定以为我和这失踪有啥关联,这不是没事找事嘛。

“山哥你竟瞎扯,长的好看就姓白?”虎子打趣道。

大胜凑过来低声说道:“山哥,你不会是看上人家姑娘了吧。”

赵老爷子看我支支吾吾的,知道是有什么隐情,便开口问道:“青山,你是不是知道些什么?这大兄弟看着也是实诚人,你有啥就说啥。”

我看这情形非说不可了,但是我昨夜梦到的事情还牵扯到赵老爷子他们三人,不知从何说起。开口问道:“大叔,你不妨把贵千金失踪的事情说说,说不定我们能帮上什么忙。”

这时,里屋的门帘一挑,女主人端着个粗瓷大碗走了出来。碗里摞着七八个金灿灿的玉米面窝窝,冒着腾腾热气。她小心翼翼地把碗放在桌上,粗糙的手指在围裙上擦了擦,眼神里透着几分局促。

"家里就剩这些了,稀饭都喝完了。"男主人白岂搓着手招呼我们,"要是不嫌弃,就将就着垫垫肚子。"

虎子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二话不说抓起个窝窝就往嘴里塞。玉米面的粗糙口感混着淡淡的甜香,让他吃得首咂嘴。我和大胜、赵老爷子对视一眼,也都伸手拿了一个。窝窝还烫手,掰开时能看见里头细密的气孔,散发着粮食最本真的香气。

白岂看着我们狼吞虎咽的样子,眼神渐渐黯淡下来。他摸出个铜烟袋,在桌角轻轻磕了磕:"说起我家闺女啊..."烟丝明明灭灭的火光里,他的声音有些发颤。

原来这户人家祖上出过师爷,在村里算得上书香门第。儿子白锁在县里当差,早己成家立业。女儿白素心自小聪明伶俐,在呼和浩特念过新式学堂,回来后就跟着县妇联做事,整天走村串户地给妇女们讲识字、讲放足。

"去年开春那会儿,她说要去镇上参加什么文化串联。"白岂的烟袋锅子抖了抖,"跟着村里几个妇女一起去的,结果..."老太太突然在里屋抽泣起来,断断续续的哭声像钝刀子割着人心。

白岂抹了把脸,烟袋里的火光映着他通红的眼圈:"我们把方圆几十里都翻遍了,连她常去教书的祠堂房梁都查看过。活不见人,死...死不见尸啊。"最后几个字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桌上的窝窝热气渐渐散了,凝成一层薄薄的皮。

“那和她同去的妇女也不知道?”虎子嘴里咬着半个窝窝头,急着问道。

“和素心一起去的妇女当天下午就回来了,素心因为有些事情没办完,就交代她们先走,她说晚点自己回来。没想到这一去就杳无音信了。” 白岂说道。

赵老爷子叹息道:“这孩子怎么能自己一个人走夜路。”

“您家姑娘失踪的时候是不是穿一件白色棉麻长裙?”我试探着问。

白岂听完,猛地站起身来,茶碗里的水都洒了大半。他瞪圆了双眼,声音发颤:"正是!小哥你当真见过我家素心?"

我犹豫了半天,不知从何说起,于是就原原本本的把我梦里的情形和大家说了一遍。

"不可能!"白岂突然拍案而起,震得桌上碗筷叮当作响,"长生庙我们翻了个底朝天,庙里庙外都翻遍了,就差庙后面的那口井了……"话到一半突然哽住,老两口对视一眼,脸色刷地白了。

我听完,心里一沉,知道这白素心肯定是遇害了。尸首一定就在那口井里,但是我现在不知道如何开口。这老两口说不定还幻想着闺女只是走失了,过几天就能回来,这时我凭空推断人家闺女死在井里了,给谁也得和你着急,说不定当场就得把我们几个打出去。人家好心招待我们,不能揭人家伤疤。

此时的我进退两难,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手里的半个窝窝头被我捏的变了形。

赵老爷子看出了我的窘态,赶忙插话道:"白老弟,我们几个走南闯北的,多少有些见识。要不这样,我们今晚就住在这,明天一早去长生庙再仔细找找。"

白岂的手紧紧攥着烟袋杆,指节都泛了白。他老伴从里屋冲出来,一把抓住我的胳膊:"小哥,你梦里还看见啥了?素心...素心她还好吗?"老太太的手像枯枝一样颤抖,指甲几乎要掐进我的肉里。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