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中国各个朝代的故事
戏说中国各个朝代的故事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戏说中国各个朝代的故事 > 第五章 血契玄圭:夏初权力传承的生死博弈

第五章 血契玄圭:夏初权力传承的生死博弈

加入书架
书名:
戏说中国各个朝代的故事
作者:
黄小峰
本章字数:
2256
更新时间:
2025-04-04

涂山惊变:九鼎沉浮

伯益攥紧玄圭,指节泛白:"大禹临终时千叮咛万嘱咐,这玄圭是禅让的信物!"他的声音在晨雾中颤抖,云雷纹在黯淡光线下隐隐闪烁,恍惚间,大禹治水时的艰辛画面如潮水般在脑海中翻涌。

启突然抽出佩剑,寒光闪过,惊起一片寒鸦。剑锋首指祭坛青铜鼎,饕餮纹在凌厉气势下愈发狰狞:"你可知这八百辆战车的青铜,皆来自父亲铸九鼎的铜矿?"他将剑尖插入牛血器皿,殷红血液顺着剑身蜿蜒而下,"九鼎镇九州,我要用九万甲胄平定乾坤!"

伯益的目光被启右肩甲胄上的绿松石饕餮眼吸引,那是东夷工匠的杰作。远处东夷部落方向,编钟声陡然转为庄严肃穆的宫调,青牛图腾旗帜开始缓缓向阳城移动。

"伯益公,"启突然将带血的手按在伯益胸前,素麻祭服洇出河图洛书的图案,"这是父亲治水的神物,如今该由夏后氏执掌。"

伯益盯着胸前的图案,思绪回到与大禹治水的岁月。那时启还是个少年,在伊阙挥耒耜劈开龙门,鲜血染红麻布绷带。

"归附于我,"启单膝跪地,佩剑横放在伯益脚下,"我愿在九鼎之旁为你铸第十鼎,许你无上尊荣。"

话音未落,三支利箭破空而来,钉在伯益左右及脚下龟甲上。裂纹蔓延成"飞龙在天"的卦象,与玄圭内侧"天命禹敷土"的铭文遥相呼应。

"这是天命!"启站起身,"父亲治水时,玄鸟衔来河图;今日玄鸟再临,预示夏后氏当兴!"

伯益望着启背后八百战车方阵,车辕上的青铜龙首在阳光下泛着冷光。东夷首领从人群中走出,躬身施礼:"启公子,东夷愿效犬马之劳。"

伯益突然笑了,笑声中充满无奈:"启,你赢了。但你要记住,权力越大,责任越大。"他将玄圭放在启掌心,"这是大禹的天下,也是你的天下了。"

启握紧玄圭,转身面向诸侯:"即日起,夏后氏以阳城为都,行世袭之制!"

战车方阵发出震天呼声,惊起会稽山千年古柏上的群鸟。伯益望着启的背影,耳边仿佛响起大禹临终前的叹息:"启有治世之才,却少容人之量啊。"

东夷首领走到启身旁:"启王,是否要追击伯益?"

启摇头:"不必。传我命令,为伯益在涂山建庙,世代供奉。"他望着远处的淮河,"真正的敌人不在眼前,而在那片未知的海域。"

夜幕降临,阳城灯火通明。启站在新建的王宫外,抚摸着九鼎上的铭文。突然,一道流星划过天际,坠向东海方向。启的眼神变得深邃,他知道,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一个需要同时挥舞利剑与执掌玄圭的时代。

伯益在涂山庙中,望着启送来的第十鼎。鼎身上的铭文让他泪流满面:"伯益佐禹,功在千秋。"他轻轻抚摸鼎身,仿佛又看到大禹在洪水中奔波的身影。

淮河依旧奔腾不息,它见证了禅让制的终结,也将见证世袭制王朝的兴衰。启的战车方阵在大地上留下深深的车辙,这些车辙将成为夏朝崛起的印记,也将成为后世权力斗争的开端。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