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女人行吗?"大伯摸着下巴,"要不让你俩哥也每天抽出半天帮忙?"
秦宇摇摇头:
"这不好吧?全家不下地,肯定有人说闲话,影响您威信。"
大伯眼睛一瞪:
"看谁敢?只是革命分工不同,土里刨食一年三百都赚不到,谁能挣一千,哪怕五百,天天睡觉都行,我说的!"
秦宇被他的气势逗笑了:
"那就俩嫂子先干着,有成绩了俩哥再说。"
"说到这个,"大伯突然换了话题,"
你堂哥办了农转非,他那院子本来要交村里的。你哥才分家,先给你大哥划这一处吧?要不合适,也可以另选个地方。"
秦宇环顾西周——那院子离老宅近,后院还有口井。
"我看不错,孩子还小,嫂子们干活也方便。"
大伯盯着秦宇的眼睛:
"半年三千块,确定有把握?"
"三千块,铁定的。"秦宇迎着他的目光,
"其实我有把握的是一万块。"
"一万块?"大伯倒吸一口凉气,"万元户就能当一个公社首富了!"
“你的算法不对,我们不是做加法,是做乘法,一百加一百是二百,一百乘一百是一万,不消耗粮食的话,你就想着鸡生蛋,蛋生鸡。”
秦宇其实想说,这就是乘方。
“有意思,我咋就信了你的邪。”
秦宇笑了:
"这才哪到哪。您是村长,以后您要说'十万元不是数,一百万刚起步'!"
大伯一巴掌拍在秦宇肩上,差点把他拍个趔趄:
"好小子,有志气!"
接下来的日子,秦宇像上了发条的机器。柳芳菲和两个嫂子全部脱产,白天砍竹子、编围栏,晚上秦宇说是值夜班,也只是半夜翻一次蛋。
秦宇设计了两层结构的鸡舍——上层下蛋,下层活动,角落还留了专门的育雏区。
一星期后,第一批小鸡长到一捧大小时,崭新的鸡舍也完工了。
站在鸡舍门口,秦宇看着小鸡们在新环境中欢快地奔跑,胸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成就感。柳芳菲悄悄握住他的手,她的手因为连日劳作而粗糙,却温暖有力。
"秦宇,"她轻声说,"我从来没想过,咱们能做出这样的事业。"
秦宇捏了捏她的手:
"这才刚开始呢。"
"秦宇,你快来看!"半夜时,柳芳菲的声音从厢房里传来,带着明显的惊慌。
秦宇听到妻子的喊声,立刻掀开被子,三步并作两步冲向临时改造成的孵化室。
推开木门,湿热的气息扑面而来,混杂着淡淡的石灰水味道。柳芳菲蹲在自制的孵化箱前,手里捧着一枚对着灯光照看的鸡蛋,眉头紧锁。
"怎么了?"秦宇在她身旁蹲下,肩膀不经意地碰触到她的。
柳芳菲将鸡蛋递给他:
"这批蛋己经孵了几天,按理说应该能看到明显血管了,但这个..."她的声音有些发颤,"你看,发育好像停滞了。"
秦宇接过鸡蛋,对着灯光仔细查看。蛋壳在强光下呈现出半透明的状态。
里面的胚胎确实比预期的小,血管网络稀疏得可怜。他的心沉了下去,快速检查了孵化箱里的其他鸡蛋,情况大同小异。
"温度计显示多少?"秦宇问道,手指抚过自制孵化箱的木质边缘。
"白天基本能保持在38度左右,但..."柳芳菲咬了咬下唇,
"但昨晚起风了,我半夜起来看时,发现降到了35度以下。"
秦宇猛地抬头:"怎么不叫醒我?"
"我看你睡得正香,这几天修鸡舍太累了。"柳芳菲的手指绞在一起,指节发白,
"我换了热水,以为没事了..."
秦宇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焦虑。这不是责怪的时候。要怪其实也只有怪自己。
他轻轻握住妻子的手:
"不是你的错。这箱子设计有问题,保温性能太差,夜间温度降得太厉害。"
柳芳菲的眼睛里泛着水光:"这批蛋要是废了,我们损失得有多大?"
"没事,还好你发现的及时,还能挽回,就是一场虚惊..."
秦宇快速同小智沟通。
窗外传来几声鸡鸣,远处田野上,早起的村民己经开始劳作。阳光透过窗棂,在泥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秦宇盯着那些光影,突然说:
"得想法解决电力问题。"
"电力?"柳芳菲疑惑地眨眨眼,"村里也没电呀?"
“孵化需要恒温,靠人工换热水太不靠谱了。人又辛苦。"
柳芳菲跟着站起来,拍了拍围裙上的灰:
"那怎么办?买发电机?我们哪来那么多钱..."
秦宇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
"不,我们可以用沼气发电。"
"沼气发电?"
柳芳菲瞪大了眼睛,"那不是要很多设备吗?"
"不一定。"秦宇己经开始在房间里踱步,手指在空中比划,"我在农机站见过简易系统。
柳芳菲看着丈夫越说越兴奋的样子,嘴角不自觉地上扬。每当秦宇陷入这种"发明家状态"时,他整个人都像被点亮了一样,眼睛闪闪发光,手势也变得格外多。
"等等,"她打断他,"这些东西要多少钱?"
秦宇停下脚步,挠了挠头:
“"对了,村广播用的是什么电?”
“听说是柴油发电机配蓄电池。”
“那我可以改一下,那就不用什么钱
柳芳菲走到他面前,仰头看着这个比她高半个头的男人:"你确定能行?"
"理论上没问题。"秦宇低头迎上她的目光,"实际动手可能需要调试,但基本原理很简单,我要进城买些工具。"
柳芳菲沉默了一会儿,突然伸手抚平秦宇皱起的衣领:"那就试试吧。不过..."她狡黠地眨眨眼,
"现在得先救活这批蛋。"
秦宇笑了:"这个简单。我们把它们移到厨房去,那里温度稳定些。再人工翻勤一点,就能挽回。"
秦宇算下时间,从城里回来有一星期了,看样子要进城买些东西,顺便把照片取回来。
当天清晨,秦宇就骑着大伯那辆老旧的自行车去了镇上。柳芳菲则留在家里照顾那些"危重"鸡蛋,每隔两小时就小心翼翼地给它们翻身,像照顾早产婴儿一样细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