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力斯与华为合作历程及销量信号深度解析
一、合作历程与关键事件时间线
技术探索期(2018-2020 年)
双方合作始于 2018 年华为数字能源与赛力斯在智能电动领域的技术探索。2019 年 1 月签署全面合作协议,覆盖工业互联网、ICT 基础设施等领域。2020 年 4 月推出首款合作车型赛力斯华为智选 SF5,开启智能汽车量产尝试。
品牌孵化期(2021-2022 年)
2021 年:3 月签署合作备忘录,4 月深化合作关系,12 月发布高端品牌AITO 问界,首款车型问界 M5上市,定价 25.98-33.18 万元。
2022 年:3 月问界 M5 启动交付,5 月单月交付突破 5000 辆,8 月问界 M7 上市,初期销量低迷但奠定产品矩阵基础。
爆发增长期(2023-2024 年)
2023 年:2 月签署深化合作协议,目标百万辆产销;9 月问界新 M7 上市,25 天大定破 5 万辆,12 月单月销量达 2.55 万辆。
2024 年:1 月与华为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8 月以 115 亿元入股华为关联公司引望智能,升级为 “业务 + 股权” 合作模式。问界 M9 全年交付 15.1 万辆,成为 50 万以上高端市场冠军。
战略调整期(2025 年至今)
2025 年 4 月问界 M8 上市,48 小时大定破 3.2 万辆,但受供应链限制初期交付仅 1400 辆 / 周,预计 6 月新产线投产后放量。
前 4 月赛力斯新能源销量同比下滑 29.87%,但 M9 单月销量突破 1 万辆,显示高端市场仍具韧性。
今年就不用说了,M8、M9都比较稳,但从成长性来说,2020年的97亿最低市值,到现在是2382亿市值了,成长性不一定会很高,反而市值可能要问界的销量不断向上突破才能逐步继续上升。
问界品牌出来之后,也是冲了4年。
享界第一款车出来到现在才不到1年。(重点是最后一句,享界去年是比不上问界的1.1万辆,大概只有0.8万辆,今年能不能到7.5万辆,也不好说,但应该未来可期的。)
其实、赛力斯、北汽蓝谷和江淮汽车和华为合作的三界,在A股的模式是不可复制的,为啥不提上汽的尚界,这个可以留个悬念,看看有没有朋友能想到。
赛力斯、北汽蓝谷和江淮汽车和华为合作公告之后,市值的低点都曾经在300亿以下,现在赛力斯2380亿,北汽蓝谷422亿,江淮汽车是892亿。
他们这种模式为啥不可复制呢?
他们的产品都是华为卖出去了,才让他们进行生产的,甚至卖产品的营销体系投入都是华为来做。所以他们的市值,更多是由华为给他们未来规划的市场来决定。
赛力斯的市场是中高端的家用车SUV市场,让华为做,2000-3000亿国内的市场都有机会做到,全球市场应该更大,机构也不是傻的,所以赛力斯有现在这个市值。
类似的尊界对应的是100万起步的豪车市场,这个市场容量可能要小很多,我不是陈震,不太熟悉,所以不敢去估算。
北汽蓝谷的享界,那是30-60或者30-80万的豪车市场,从轿车、SUV、MPV和旅行车都有覆盖的,可以算一下他们的未来市场前景。
除非这个过去的猪鼻子连华为都带不动。(应该只是时间问题,带不动张建勇和张国富都要换掉,新上来的主官就会继续干掉其他中层以下碍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