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供销社:我带全家吃肉
七零供销社:我带全家吃肉
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 > 七零供销社:我带全家吃肉 > 36 一分钱一分货

36 一分钱一分货

加入书架
书名:
七零供销社:我带全家吃肉
作者:
秋秋常
本章字数:
5462
更新时间:
2025-06-12

36.一分钱一分货

宋书意看向李主任:“主任,我想请个假……”

没等他把话说完,李主任大手一挥:“批,还是按最高标准给你批伙食费,你务必把荷包的事安排好。”

“书意,我就一个要求,如果荷包的事能成,让林家村给咱们也发一批货行不?”

宋书意看着笔墨未干的假条哭笑不得,说道:“李主任,这事还没成呢,我只是想去看看情况,您可千万别抱太大希望。”

李主任对宋书意信心满满:“没事,能不能成无所谓,实在不行就让林家村再发一批润肤膏来,主任不挑。”

宋书意:“……”您还真是不吃亏呢。

林大强得知宋书意要请假来盐井市一趟,顿时松了一口气。

开厂生产润肤膏这条路是宋书意给他指的方向,宋书意就是他生意上的主心骨。

方爱君得知宋书意又要出差,噘着嘴好大的不乐意,但是李主任说什么都不给她批假,就连宋书意也劝她留下。

“我这次就去两天,一来一回都浪费在火车上,你跟着太辛苦啦。”宋书意劝道:“下次你再去好不好。”

方爱君不情不愿地答应了。

李主任批的假在月末,月末的供销社没什么人,少一个人也能忙过来。

宋书意下班回家说了自己月末出差的事。

周爱梅又高兴又发愁,高兴自己的闺女受领导重视,又因为她的吃饭问题发愁,上次宋书意从盐井市回来就瘦了好几斤,原本还有点肉的小脸彻底成了尖,到现在都没养回来。

而且她实在是不放心宋书意一个小姑娘单独出门。

宋老二自告奋勇:“妈,我陪老三去吧,上回去盐井市也是我陪着,我也清楚那边的情况。”

言之有理,周爱梅批准了。

宋书意也没说什么,身边跟着一个男性出门,到底是要安全一些。

车队管得不严,宋老二找季听说了一声就算请假了。

十月末已经开始冷了,兄妹二人都穿上了厚外套。

火车上人多温度高,还有几个在车厢里抽烟的,丝丝缕缕的烟味传到卧铺车厢,宋书意有些晕车。

宋老二就拿纸折了小扇子把烟味扇出去,但他们的卧铺不是独立的,小扇子的作用并不大。

中午吃饭的时候宋书意兴致缺缺,喝了半碗例汤又睡过去了。

下了火车呼吸到新鲜空气,宋书意的脸色总算好了起来。

林大强早就在火车站等着了。

“妹子麻烦你了,让你跑这一趟。”林大强也看出来宋书意的脸色有些苍白,十分愧疚:“我叫人在国营饭店占好座了,咱先去吃饭。”

跟着林大强进城的是两个年轻后生,呲着一口大白牙笑得灿烂,宋书意是林家村的恩人,虽然他们嘴上不说但是心里十分感激。

宋老二护崽似的把妹妹挡在身后,眼神警惕,笑得那么灿烂干什么!

吃饭的过程中林大强解释了现在的情况:“去火车站之前我先跑了一趟供销社,昨天那个大鼻子外国人就去过供销社了,专门来找荷包的,刘草花说他今天还来,让咱们吃饱饭抓紧过去,别再错过了。”

一行人出了国营饭店又去了供销社,正好和那个外国人碰上。

盐井市供销社的田主任笑得见牙不见眼:“快请坐,快请坐。”

田主任将自己的办公室让出来给他们谈生意,如果能为国家创收外汇那就再好不过了。

最近国内的形式逐渐明朗,上头对于外汇更是持着积极争取的态度,对于国外商人的条例也宽松了许多。

大鼻子外国人叫约翰,D国人,家里是做木料生意的,但他本人对华国文化十分感兴趣。荷包的样式又很精美,他就挑了几个带给家人朋友,没想到大受欢迎。

商人敏锐的直觉让他嗅到了商机,他直接将供销社的荷包买光了,运回国内后以三倍的价格出售,销量好得出乎意料,甚至还有同行明里暗里打听他的购货渠道。

约翰怕被人抢占了先机,连夜买机票赶回了华国。

宋书意暗爽,有需求好啊,那她就可以大胆开价了。

当初林大强怕荷包卖不出去,给供销社的价格是五毛一个,供销社挂出去的价格是七毛。

荷包对于盐井市人民来说只是锦上添花的消遣,七毛的价格还说偏贵的,因此销量算不上好。

林家村目前做的荷包都是用碎步拼凑起来的,花瓣也都是挑着去年晒干、品相完好的放进去,但现在要正式出口就不能那么随便了,布料、花瓣甚至人工,每一样都要成本,宋书意综合考虑开出了三块三的价格。

约翰目瞪口呆,操着一口生硬的普通话抗议:“宋,你不能这么做生意,华国有句古话叫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价格比之前的荷包昂贵太多了,我不能接受。”

宋书意微微一笑:“约翰先生,华国还有句话叫做一分价钱一分货,我保证三块三毛钱的荷包会让你赚得更多。”

约翰摇摇头:“那也太贵了,我需要先看看样品,如果质量合格我愿意以三块钱一个的价格购买,如果不行那就算了。”

宋书意犹犹豫豫,又装模作样用家乡话和宋老二聊了几句,半天才吐出两个字:“成交!”

送走约翰先生,一屋子人才算松了一口气。

林大强拍手称赞:“今天这一遭我算是服气了,妹子,真有你的!”

田主任擦着额头的汗珠:“小丫头,三块钱的要价是不是太高了,万一约翰先生不要了怎么办?”

“田主任,三块钱可不是我信口胡诌的。”宋书意解释道:“既然是出口国外的东西,赚不赚钱无所谓,质量是第一位,从前做荷包用的都是碎布头,刺绣的质量也是参差不齐。”

“之前咱们不知道荷包会被卖到国外也就算了,现在要正式和约翰先生达成合约,那就一定要保质保量,让外国人买了第一回还想第二回。”

“要想完成这样的指标,不管是布料还是人工都是大花销,价格自然也就和碎布头荷包不一样,而且咱们的最终目标不是创汇嘛,总不能倒贴吧。”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