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市家事法庭。这里的空气不像刑事庭那般肃杀,也不似劳动仲裁那般沉重,却弥漫着另一种令人窒息的冰冷~~~亲情的撕裂与人性的凉薄。
原告席上,坐着一位头发花白、身形佝偻的老妇人,周秀英。她身上是洗得发白的旧式斜襟布衫,布满老年斑的手紧紧攥着一方磨破了边的手帕,浑浊的眼睛里盛满了伤心、无助和难以置信的悲凉。她身旁是同样穿着朴素、神情悲愤的小儿子周卫民。
被告席,则是截然不同的景象。周卫华,周秀英的长子,穿着笔挺的藏蓝色西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金丝眼镜后的眼神锐利而精明,带着一种成功商人的疏离和冷漠。他身边坐着两位西装革履、表情严肃的律师。
“法官大人,”被告律师率先发言,语气公事公办,不带丝毫感情,“本案事实清晰,法律关系明确。位于海都市南城区荷花巷78号的老宅院,原登记在我方当事人周卫华先生与原告周秀英女士共同名下。但根据周老先生(己故)生前所立、并经公证的遗嘱,明确表示其拥有的该房产50%产权份额,由长子周卫华先生一人继承。周老先生去世后,我方当事人依法办理了产权变更登记,现为该房产唯一合法所有权人。”
律师推出一份公证书和崭新的房产证复印件。
“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公民可以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周老先生的遗嘱合法有效,产权变更程序完备。因此,原告周秀英女士及其次子周卫民先生,要求分割该房产的诉求,于法无据,纯属无理取闹!”
“你放屁!”周卫民气得满脸通红,猛地站起,指着周卫华,“爸是立了遗嘱!但那是在妈被你气得住院、脑子不清醒的时候被你逼着写的!爸生前最疼妈!他怎么可能把妈赶出住了几十年的老房子!周卫华!你还是不是人!妈含辛茹苦把你养大,供你读书,给你娶媳妇!现在爸走了,你翅膀硬了,就要把妈扫地出门?!”
周卫华推了推金丝眼镜,面无表情,声音冰冷:“卫民,注意你的言辞。这里是法庭,不是菜市场。遗嘱是爸清醒时自愿立的,有公证处录像为证。法律只认证据。至于赡养问题,”他看向母亲,语气淡漠,“法律也规定,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妈可以搬去跟我住。我在城西有套三居室,条件比老宅好得多。我给她留一间房,每月按时给生活费,请保姆照顾,绝不会亏待她。但老宅,是我个人财产,与你们无关。”
“搬去跟你住?”周秀英终于开口了,声音沙哑颤抖,带着浓重的哭腔,“那是我的家啊…卫华…那是我和你爸一砖一瓦攒钱盖起来的…里面有卫民他爸打的家具…有卫民小时候在墙上画的画…有院子里的桂花树…那是我的根啊…我哪也不去…我死也要死在那里…” 浑浊的泪水顺着她脸上深刻的皱纹滚滚而下。
“妈!您别激动!”周卫民连忙扶住摇摇欲坠的母亲,怒视周卫华,“你听听!你听听妈说的!那是她的命!你住着大别墅,开着豪车,就非得跟妈争这破院子?你缺这点钱吗?你还有没有良心?!”
“良心?”周卫华嘴角勾起一丝嘲讽的弧度,“良心能当饭吃?能当钱花?法律讲的是契约,是产权!法律没有规定,儿子继承了父亲的房子,就必须连带接收母亲那点不值钱的‘念想’和‘情怀’!更没有规定,我必须放弃自己的合法财产权益,去满足你们所谓的‘孝道’!”
他的话语,如同冰锥,狠狠刺进周秀英的心窝。老人身体晃了晃,几乎晕厥过去,绝望地闭上了眼睛。
“肃静!”法官敲了敲法槌,眉头紧锁。清官难断家务事,尤其是涉及遗嘱和产权的纠纷,往往剪不断理还乱。
郝玉轻轻拍了拍周卫民的手背,示意他安抚母亲。她站起身,目光扫过周卫华冷漠的脸,最终落在法官身上:“法官大人,我方从未否认遗嘱的形式合法性。但遗嘱的实质,是否真正体现了立遗嘱人周老先生的自由意志?是否受到不当干预?这需要法庭结合具体情境和证据综合判断。”
她话锋一转:“但今天,我想提请法庭注意的,不仅仅是遗嘱的真伪,更是这栋老宅本身所承载的、超越单纯财产属性的价值和人伦秩序!”
郝玉的目光投向旁听席角落。陈济苍不知何时己悄然入座,他微微颔首。
郝玉走到法庭中央,手中没有拿文件,而是指向虚空,仿佛在勾勒老宅的轮廓:“荷花巷78号,周家祖宅。此宅坐北朝南,前庭后院,格局方正。其宅基布局,暗合‘坤为地’之卦象!坤,象地,主母,主承载,主包容,主厚德载物!宅基即人伦,母为地,承载家族根基! 此宅能历经风雨,福泽周家数代,皆因坤德稳固,母慈子孝!”
她的声音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法庭里的人都下意识地安静下来。
“法官大人,请允许我方专家辅助人陈济苍先生,就宅院风水格局与人伦关系,向法庭做简要说明。”郝玉看向法官。
法官犹豫了一下,看了看神情肃穆的陈济苍,最终点头:“可以。请专家辅助人发言,请务必简明扼要,围绕案件事实。”
陈济苍起身,托着古朴罗盘,步履沉稳地走到法庭中央。他没有看任何人,目光落在罗盘中央稳定指向西南(坤位)的磁针上。
“坤为地,性至柔,而行至刚。厚德载物,品物咸亨。”陈济苍的声音平和舒缓,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箴言意味,“此宅坤位稳固,生气汇聚,本是福泽绵长之相。然,老夫观其气机,”他手指轻轻拂过罗盘边缘,“坤宫隐有金气冲克,金主肃杀,主分离。此兆…家宅不宁,人伦失序,根源在于‘孝’道有亏,坤德受损!”
他收起罗盘,目光第一次投向被告席上面色微变的周卫华:“坤德受损,地气不宁。纵有万贯家财,高楼广厦,亦如沙上筑塔,终难长久。慎之。”
陈济苍说完,微微颔首,退回旁听席。留下法庭一片寂静和深思。
周卫华的律师立刻站起反驳:“反对!法官大人!这完全是封建迷信的无稽之谈!与本案产权归属毫无关系!”
郝玉没有理会对方的反对,她走到书记员桌前,拿出一份放大的照片~~~正是周家老宅主屋那根粗大的雕花房梁!照片上,房梁一角,厚厚的灰尘和蛛网之下,隐约可见一行用古朴刀法深深镌刻在木头里的字迹!虽被岁月侵蚀,又被青苔覆盖,但仔细辨认,依旧能看出端倪:
【孝悌之至,通于神明!】
落款处,是一个模糊的“周”字印章痕迹!
“法官大人!各位请看!”郝玉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穿透历史的沉重力量,“这行刻在周家祖宅主梁之上的铭文!正是儒家经典《孝经》开宗明义之句!‘孝悌之至,通于神明’! 这是周家先祖对后世子孙的殷殷告诫!是将‘孝道’二字,如同血脉基因一般,刻进了这座宅院的筋骨里!刻进了周氏一族的灵魂中!”
她的手指,重重地点在照片上那行被青苔半掩的刻痕上,目光如炬,首刺周卫华:
“周卫华先生!你可以拿着所谓‘合法’的遗嘱和新房产证!你可以引用冰冷的《民法典》条文!你可以用‘个人财产权益’来粉饰你的贪婪和冷漠!但是~~~!”
郝玉的声音如同惊雷,在法庭中炸响:
“你删得掉法条里关于‘孝道’的具体表述!你删得掉这房梁上先祖留下的铭文吗?!你删得掉你血管里流淌的、来自你母亲的血吗?!你删得掉你骨子里作为‘人子’的DNA吗?!”
“法律保护产权!但法律的精神内核,从未脱离人伦道德的基石!从未抛弃对‘孝’这一维系家族乃至社会稳定的根本美德的尊崇!《民法典》第二十六条明确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这义务,难道仅仅等同于你施舍般的一间房和几个生活费?它更包含了精神上的慰藉,包含了尊重父母的情感依托和生活习惯!包含了守护他们视为生命根源的‘家’!”
“你强行剥夺母亲居住了大半生、承载了她所有情感和记忆的老宅,将她像一件旧家具一样‘安置’到你冰冷陌生的豪宅里!这,不是赡养!这是最残忍的精神流放!是对‘孝道’最彻底的背叛!是对周家先祖刻在梁上那八个大字~~~最无情的践踏!”
郝玉的控诉,字字泣血,句句诛心!法庭里鸦雀无声,连法官都为之动容。旁听席上不少人悄悄抹起了眼泪。周秀英老人更是泣不成声。
周卫华脸色铁青,嘴唇哆嗦着,想要反驳,却一时语塞。他的律师也眉头紧锁,显然没料到郝玉会从这个角度发起如此凌厉的情感攻势。
就在这气氛凝重到极点的时刻!
“滴滴!检测到关键词:孝道!血脉!DNA!触发律动RAP模式!Yo! Check it out~~~!”
一个极其欢快、带着电子合成感的RAP节奏,毫无征兆地在法庭里炸响!声音来源~~~被告律师放在桌上的公文包里!
只见沈煜不知何时偷偷塞进去的一个巴掌大的迷你AI智能音箱,此刻正闪烁着七彩跑马灯,在律师的公文包里疯狂蹦迪!
“Yo!孝道是金!兄弟要亲! (Yeah!)
血脉相连剪不断!DNA它说了算! (Uh-huh!)
老宅梁上刻着啥?孝悌之至顶呱呱! (Skr~)
别拿法条当盾牌,丢了良心你该不该?
赡养不是给间房,心暖才是孝顺方!
听我RAP莫要慌,赶紧认错叫亲娘! Yo~~~!”
充满魔性的电子RAP,配合着强烈的鼓点,瞬间打破了法庭的肃穆和悲情!旁听席在短暂的错愕后,爆发出无法抑制的哄堂大笑!
“噗~~~哈哈哈!”
“这什么鬼!”
“神曲预定!”
“AI都看不下去了!”
被告律师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他手忙脚乱地翻公文包,想把那该死的音箱关掉,结果越急越乱,一不小心把桌上的咖啡杯碰翻了!
“哗啦~~~!”
滚烫的咖啡泼了他一裤裆!
“啊~~~!烫!烫死我了!”律师惨叫着跳了起来,手忙脚乱地擦拭,昂贵的西裤上瞬间洇开一大片深褐色的污渍,狼狈不堪!
“噗嗤!”连强忍悲伤的周秀英老人,看着眼前这鸡飞狗跳的一幕,都忍不住破涕为笑,赶紧用手帕捂住了嘴。
“肃静!肃静!”法官哭笑不得,法槌敲得震天响,但嘴角也忍不住抽搐了几下。
郝玉看着这场闹剧,又看看沈煜不知何时溜到旁听席后排、正冲她得意眨眼的家伙,额角青筋跳了跳,但心底那点沉重的悲愤,竟也被这荒诞的插曲冲淡了不少。
她深吸一口气,看向法官,声音恢复了冷静:“法官大人,戏谑之言不足为凭。但《孝经》铭文为证,人伦大道昭昭。我方坚持认为,荷花巷78号老宅,承载着周秀英女士无法替代的精神寄托和情感价值。在分割遗产时,必须充分考虑其作为‘家’的核心意义,保障原告最基本的居住权益!恳请法庭,依法驳回被告独占房产的无理诉求,维护人伦孝道,守护血脉亲情!”
法官看着一片狼藉的被告席,看着泣泪涟涟的原告,看着梁上铭文的照片,最终,缓缓地、郑重地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