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岁的小孩,精力充沛,但是体力还是差了点,这座山真大,自己走了两个多小时,才刚到山脚,距离完全下山还有一段路。
只是山腰到山下,就这么曲折了吗?好久没有体会这种大汗淋漓,气喘吁吁的感觉了,很累,但是很爽。
哪怕是以前的爬山锻炼,师父教得最多的就是呼吸调整,只要他的呼吸节奏乱了,师父马上就会让他停下来,调整呼吸节奏。
后来,他能呼吸平稳的上山下山之后,师父才教他们打拳,强身健体,那套拳没有什么特别的,就是讲究一个字,慢!
若是没有红娘的保证,他来到这里的只有宁沐的灵魂,身体还在他自己的世界,宁沐也不敢这般乱来。
像是做梦一样,自己的意识在奇奇怪怪的地方,或上帝视角,或第一人称视角,去经历一些奇奇怪怪的故事,身体安安静静地躺在床上。
这种感觉真的很奇妙,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克制自己,在梦里就想要多放肆。活在各种限制之下,这不行,那不准,宁沐也想放肆一回。
有些习惯是刻在骨子里的,停下来休息第一件事,表示调整呼吸,让呼吸回到平稳。
想要拥有的,能跑能跳,健康的身体!
果然梦里什么都有!
天上的太阳渐渐西沉,宁沐的身体渐渐透明,闭上眼睛,只听到手机唱起了歌。再次睁眼,己经回到了现实。迷迷糊糊翻找着手机,关闹钟。
这间宿舍似乎都有早起的习惯,宁沐记着自己订的闹钟是六点半,苏云鹤和于余从外边提溜着早餐回来了,还呆在床上的,就剩下他了。
“早!”
林酥敷着面膜,摇了摇手以示回应,其他人也都道了声早。
苏云鹤和于余有晨练的习惯,没有多久卫平安也加入了晨练的队伍。
快乐又忙碌的军训眨眼就过去了,人均黑了三个度,在外的皮肤和衣服下藏着的皮肤,惨不忍睹的色差,女生们大多唉声叹气,各别依旧白得发亮的同学就成了大家感慨羡慕的对象。
学长学姐阳光正好时围观他们吃的冰镇西瓜,奶茶,酸梅汤,绿豆沙等等!挺难为他们这么热的天,还特意路过!就为了在学弟学妹前面露个脸,也顺便带火了那些个小店,尤其是中午解散休息后,那些个小店挤满了想要来一份降降暑的热气腾腾的新生们。
在苏云鹤的监督下,宁沐只能打消了尝尝的想法,还是保温杯里的热茶好啊~
宿舍里能和宁沐吃到一块的人并不多,太清淡了,卫平安觉得刚刚好,他们都是差不多素,最多有一道时蔬炒肉,只是这背后的原因不一样罢了。苏云鹤就纯粹是习惯了,毕竟,他们三兄妹都是在宁沐家蹭饭的常客!一日三餐起码有一餐在家宁家吃。
崭新的课本拿到了手中,课表也被贴在了宿舍门的背后,宁沐的申请也通过了,辅导员在教师公寓给他找了一间房。距离他们宿舍不算远,学校讲师大多在校外有房子,并不住在学校,所以学校分配给他们的公寓,一部分老师选择了出租给需要的同学。一般是大三大西考研的同学会去租住教师公寓的房子,因为教师公寓没有门禁限制,不会被阿姨关在门外,这样就没有吵到舍友的顾虑和沉迷学习忘记时间而进不了宿舍的尴尬。
在舍友帮助下成功搬宿舍的宁沐,在简单的打扫之后,洗漱一番就沉沉睡去。
任务所在的世界和宁沐生活的世界时间只有六个时辰的时差,宁沐的晚上九点,是那边的早上九点,时间流速一比一,即使宁沐不在,那边的世界照常进行。而且,宁沐意识离开任务世界时,他在那个世界的身体便会消失,他必须关注时间的流逝,处理好各种问题,以保证他消失不见的时间变得合情合理。
刚到这个镇子的时候,宁沐脏兮兮的,有意饿了自己两天,让自己看起来更像是流浪的孩童。因为听不懂镇子里的话,不管过来搭讪的人说些什么,宁沐都傻愣愣地看着他们。卖饼的小贩觉得他可怜,小小年纪好像就傻了,给了他半个饼,宁沐指了指自己,小贩点了点头,宁沐当即跪下给小贩磕了几个头,才收下那半张饼,小贩有些吓到。这一幕看得红娘目瞪口呆,也震惊了附近的小贩和路过的镇民。
小贩:“原来是是个哑巴!”
没有人知道宁沐从哪里来,只当是被人遗弃的娃,报了官府之后,也没有查到什么,只是例行询问一声是否有人愿意收养,没有的话便自求多福了。镇上的人富裕的人并不多,家中难有余粮,困难时更是只能喝水硬抗,家中每一粒粮食都要精打细算。天灾人祸之下,镇里面也有那么几个失去双亲的孤儿,除了尚在襁褓之中的娃娃有人收养之外,尚且年幼无力干活的孩子由年长的孩子带着,五六岁起他们就东家跑,西家顾的找点活计换点粮食。
看过兵荒马乱,百姓易子而食的年代典籍,在那个年代要怎么活下去,宁沐还真认真思考过,真要把他放在那个时候,在现代思想洗礼下的他,估计活不过三天。礼法崩坏,为了活下去连人肉都能吃的,还有什么不能吃的?
起码这个镇子还是平和的,只要想法多,能搞到食物,不生大病,还不至于就这么领盒饭了,活下去没有那么难。有苏爷爷这么多年的熏陶,山上的师父也经常带他去采草药,苏爷爷在教导云鹤他们针灸,正骨等等手法时,顺带的也跟着学了。实在不行靠着这些,治点感冒发烧的,赚点小钱,当然其他,要找愿意收徒的郎中慢慢学,活下去也不是问题。咳咳!任务是给上山那户人家当夫子,跑偏了跑偏了!
就在宁沐胡思乱想的时候,一个中年书生走了出来。宁沐挠了挠头,这就是所谓的主角光环?当衙卫把他的手给夫子的时候,宁沐就跟着夫子办理手续,然后离开。
同是在流浪的孩子们,羡慕地看着宁沐,眼神里是藏不住的渴望。
书生在镇里书塾里教书,收养宁沐大概是于心不忍,这孩子不会说话,要是不识字,不会写字,若是遇上栽赃陷害,岂不是连反驳的能力都没有。这孩子是个哑巴,只怕没有人带着,他连活计都找不到。书生姓张,镇民都称他张夫子。
宁沐给了张夫子一个惊喜,如张夫子所想的那样,宁沐确实还不认识这里的文字,但是宁沐拿毛笔的手,非常的稳,一笔一划,书写得十分漂亮。不过没坚持两个字,宁沐的手就开始抖了起来,字也变得有些扭曲了,啧,时间快到了,心里慌了,手就不稳了,他要找些理由躲开张夫子才行。夫子只是觉得有些好笑,这个孩子是怕自己把他丢了,所以在他面前卖力表演?
宁沐比划了一下表示自己困了,张夫子叹了口气,准备了咸菜稀饭,让他吃了再去睡。
在张夫子眼里,一连好几天自己收养的这个孩子都是日上三竿了才醒,日渐西沉便去休息,可这个孩子确实勤快,书塾的事情他都抢着做,识字也快,比起其他孩子来说,他的进步可以说是一日千里,也就随着宁沐了。
有夫子的教导,宁沐现在可以听懂镇民说话了。识字识音,夫子教得很细,宁沐学得很认真。在张夫子的小院子住下了,宁沐也让红娘把那个小空间移到小院边了,问过夫子之后,若有空闲,宁沐便到夫子的书房中阅读夫子的藏书,也夹带着将自己藏书阁中书拿出来啃。
对于这个新来的小书童,书塾的孩子们对于这个要和他们一起学习的小伙伴是十分热情的,对于宁沐的疑问他们也争先恐后的回答。有些孩子都不等宁沐将问题写完就开始喋喋不休。
他如今生活的小镇,名叫青云镇,取平步青云之意,是龙国南方的一个不起眼的小镇。小镇周围多山,镇民多为猎户,又地处低洼地带,是多条溪流交汇成河之处,水源充沛,溪流湖泊岸畔,河谷之处多为良田,听小镇居民说,这些地都是山谷深处那户人家的。
原来的青云镇只是一片荒芜,首到有一天,从城里搬来了一大户人家,带着众多家丁丫鬟和地契,他们定居在山谷深处,又将西周田地开垦出来,适合耕种的成了田,不适合耕种的搭了房子。
一部分家丁成了这些良田的雇佣,主人家签订契约时定了规矩,纳粮税后剩下的收成主人家与耕种者一人一半。搭建的房子无偿提供给耕种者居住,但是房子的地契还是归主人家所有。
这般好的条件,吸引了附近村庄的不少人,纷纷搬来这附近在主人家的领地之外搭建了自己的房子,希望有朝一日能得到主人家的青睐。几年过去,这里人越来越多,也引起了地方官注意,上报朝廷,朝廷便在此设立了府衙。
虽然田多,但是雇佣者的更换还是比较少的,子承父业的不在少数,但是青云镇规模己成,几十年过去了,形成了青云镇如今的模样。青云镇有县志以来,最大的天灾便数山洪了,连续几天的暴雨一下,半个镇子都要泡在水里!若是山洪退得快,田里的禾苗还有可能保得住,倘若山洪久久不退,今年的收成就要没了,唯有本来就是在水中生长的能逃过一劫。
外边有更广阔的天地,更繁华的城池,年轻人跃跃欲试想要出去闯荡一番,也有人历经繁华,想要寻得一分安稳来到这个小镇。孩子们没见过那些外来者口中经常提起的大城池,他们最远去过统辖青云镇的新月城,十个青云镇都赶不上一个新月城的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