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铜鼎裂帛
太初元年的春祭,卓王孙在祖祠摆出三尊铜鼎。
鼎中沸水翻腾,分别煮着铁砂、竹简与犀角。八十一岁的老人拄着翡翠杖,目光扫过堂下子孙:“今日分家,各选一鼎。”
长子卓广陵率先起身,从铁砂鼎中捞出一柄淬火钢剑:“儿选工商,承父祖基业。”
次子卓广文捧起竹简,墨迹在蒸汽中晕开:“儿选儒学,光耀门楣。”
幼子卓广南抓起犀角,角尖还沾着缅境红土:“儿选边贸,开疆拓土。”
铜漏忽响。卓王孙的翡翠杖重重顿地:“记住,三鼎同源,分则俱伤!”
话音未落,三尊铜鼎同时迸裂,沸水漫过祖祠青砖,将《卓氏家训》冲成碎片。
二、铁坊易主
卓广陵接管邛崃工坊的第一天,就下令拆除地宫。
“父亲老了,总把工坊修得跟陵墓似的。”他挥剑劈开青铜门,露出深不见底的竖井,“把这些都填了,改建成水排坊。”
老匠人卓皋跪地哀求:“少主不可!地宫里有百炼钢秘术,还有……”
“还有给匈奴准备的毒刃,是吧?”卓广陵冷笑,“父亲糊涂,你也糊涂?如今汉匈和亲,这些玩意儿留着就是催命符!”
填土声持续了七天七夜。当地宫最后一层被掩埋时,卓皋在井边自刎,血水渗入地底,与毒刃一同长眠。
三、经筵风波
未央宫经筵上,卓广文献上《盐铁论疏》。
“商贾之利,实乃国蠹。”他展开竹简,墨香混着犀角熏香,“请陛下尽收天下盐铁,以充军资。”
汉武帝抚掌大笑:“卓卿家学渊源,果然深明大义。”
桑弘羊却盯着竹简边缘的翡翠粉——那是卓氏特制的防蛀药:“卓博士可知,这竹简值多少钱?”
“无价。”卓广文昂首,“为社稷献策,岂计锱铢?”
当夜,卓氏商队被扣在潼关。关吏从犀角箱中搜出密信:“经筵献策,意在废黜工商。”
西、边关谍影
卓广南的商队刚出阳关,就被匈奴骑兵围住。
“汉商,你的犀角里藏着什么?”单于亲信拔都掀开箱盖,露出淬毒钢剑。
卓广南举起翡翠盐神像:“藏着能让草原变成盐沼的巫术。”
拔都的弯刀劈碎神像,却见盐粉随风飘散,所过之处草木枯黄。他惊恐后退:“你……你父亲当年就是用这个,毒死了右贤王!”
“不止右贤王。”卓广南微笑,“还有你父亲。”
当夜,匈奴王庭燃起大火。卓氏商队趁乱潜入,将淬毒铁器分发给各部首领。
五、遗嘱疑云
卓王孙的葬礼上,三子各执一份遗嘱。
卓广陵的帛书上写着:"工商为基,不可轻废。”
卓广文的竹简上刻着:“儒学传家,光耀门楣。”
卓广南的犀角上阴刻:“边贸拓土,开疆万里。”
三份遗嘱笔迹相同,却互相矛盾。老仆颤巍巍捧出第西份遗嘱,写在翡翠片上:“三脉同源,分则俱伤。”
铜漏忽响。三子同时拔剑,剑锋相抵时,翡翠片应声而碎。
(本章完)
下节预告
第九章《王莽改制》:当卓氏三脉各自为政时,一场比匈奴更凶险的危机正在逼近。卓王孙的预言,终在新朝的铁蹄下应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