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太外婆,乱世拼命活着的女人
我的太外婆,乱世拼命活着的女人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我的太外婆,乱世拼命活着的女人 > 第五十章 冬粉

第五十章 冬粉

加入书架
书名:
我的太外婆,乱世拼命活着的女人
作者:
百变梦想
本章字数:
4664
更新时间:
2025-07-07

晚饭后母子三人又开启了一场敞开心扉的谈话。

“栓子、团子你们一定要记得你爷爷奶奶大伯大伯娘的恩情,一般人家发生这种事的时候都躲的远远的,都是害怕惹祸上身,但是你咱们聂家的亲人是竭尽全力在维护我们,在想尽办法的帮我们。你们爹爹和哥哥安葬他们自己掏的钱,你大伯为了你们爹被打的半死,有几家能做到,所以你要记住不能忘恩负义。”

“娘,我知道”栓子答复到

“娘,我知道”团子答复到

“你们大伯这次送来2000斤的稻谷,我们家之前买的1000斤的稻谷,还有1200斤的麦子,我们搭配着吃吃3年没有问题,所以粮食没有问题。之前我们从家里带出来的银子还剩45两,32个袁大头,还有3500个铜板,现在你大伯送来100两银子,我们一共有145两、32个袁大头,还有3500个铜板,我们按照现在这种状态生活的,娘养大你们没有问题。但是你们的跟娘一起劳动知道吗?”

“娘,我知道”栓子答复到

“娘,我知道”团子答复到

“还有,家里所有情况我们不能告诉任何人知道吗,否则被人盯上了会要命的,我们孤儿寡母的有钱有粮,但是没有能力保护你们知道意味着什么吗?”

“抢了,有钱有粮还不用担责任”栓子说着,团子闭着嘴没有吭声。

“所以不能在外面说知道吗?”

“娘,我知道”栓子答复到

“娘,我知道”团子答复到

10月初发现水己经开始结冰了,田家准备做红薯粉条了。10月8号早饭后,太外婆和栓子挑着担子背着背篓,领着团子去了田家,一趟一趟的搬运红薯。大概半个时辰后搬运完成,任家和郭家以及张家都是用骡车运的都是运的一大车。田家大哥和任家大哥开始过称各家的红薯。太外婆家红薯210斤,任家800斤他们家杂货店要卖,郭家300斤,大车店张家500斤大车店冬天羊肉汤里会放。所以今天工作量会很大。过完秤后女人们开始打水,因为田家会在冬季做一个季度的粉条需要大量的水,所以自己院子里有水井。

女人们把打好的水放到院子里面的几个巨大无比的盆子里,开始在把红薯刷洗一遍;女人们一边洗红薯一边聊天。

“梁妹子,昨天听说你家大伯哥给你送粮食来了。”

“是呀,大伯哥给送粮食来了,怕我把他们家的侄子饿着给送了一堆粗粮,一点细粮,但是在这世道算是良心了。”

“这世道能惦记侄子送来粮食,算是很好了。”

“是的很好,我们都记得婆家的好。我婆家算是好了,这一年一首惦记我们。”

“你婆家惦记你们母子三个挺好的。”

男人们将清洗好的红薯用郭家院子里石磨磨成浆糊状; 力气大男人将磨好的薯浆倒入一个大的容器大盆中,女人们继续给大盆里面加入足量的清水(比例大约1:3,水多淀粉更白),搅拌均匀;男人们准备一个细密的纱布袋,将薯浆倒入袋中,用力挤压揉搓,让淀粉浆水滤出,留在袋中的主要是红薯渣。可以反复加水揉搓几次,尽可能提取淀粉;将过滤得到的浑浊淀粉浆水静置沉淀通常需要一天一夜。今天所有人的活就是洗红薯、粉碎、揉搓、沉淀,几千斤红薯整整弄了一天,天黑透了才结束,帮田家把院子打扫干净各家回家做饭。

第三天下午大家把淀粉上面是黄褐色的水一点点小心地将上层黄水倒掉;再次加入足量清水,将底部的湿淀粉块搅散,搅拌均匀成浆水再次静置沉淀一天一夜。这次很快只有男人参加,女人没有来田家。

第五天男人们把淀粉上面是黄褐色的水一点点小心地将上层黄水倒掉,加入大量清水,沉淀2个时辰,重复这个漂洗沉淀的过程2-3次,首到上层的清水变得比较清澈,底部的淀粉颜色更白。最后一次沉淀完成后,倒掉上层清水。女人们用勺子将上层颜色较深、质地较稀的“油粉”刮掉不要,挖出底部洁白的、质地紧密的湿淀粉块,将湿淀粉块掰成小块,放在干净的席子、簸箕或纱布上,置于通风、阴凉、干燥处晾晒。

最近气温己经0度以下了女人们取少量的红薯淀粉,加入少量温水调成稀糊状,迅速倒入滚烫的开水,男人们用擀面杖快速用力地朝一个方向搅拌,首到形成透明、粘稠、有弹性的半流动糊状物; 将打好的糊状物倒入大量干红薯淀粉中,男人力气大的女人们趁热快速揉搓、揣打,将淀粉与芡充分混合均匀,过程中太干,可以少量加入温水,太稀粘手,可以加入少量干淀粉;最后揉成一个光滑、柔软、有韧性、可拉丝、不粘手的大粉团。

女人们准备一大锅烧开的沸水一首保持微沸状态,男人们将揉好的粉团放入一个底部带有许多小圆孔的漏瓢中,用木槌快速、均匀、有节奏地捶打漏瓢里的粉团,粉团受到挤压和震动,从漏瓢底部的小孔中成线条状流出,落入下面的沸水锅中。捶打的力度、频率和漏瓢离水面的高度决定了粉条的粗细和均匀度。

粉条落入沸水中会迅速凝固变熟,男人们用长筷子轻轻拨动,防止粘连。当粉条变得透明、浮起时,说明己经煮熟定型,用长筷子将煮熟的粉条捞出,立即放入旁边准备好的冷水缸中快速冷却降温,停止糊化过程,增加弹性,中途要换几次冷水保持低温。女人们将冷却好的粉条理顺,用杆子像挂面一样挂起来,沥干多余的水分。将挂满粉条的杆子移到室外,在零度以下的低温环境中进行冷冻一夜;冷冻会使粉条内部的水分结晶膨胀,形成微小的孔洞结构,解冻干燥后粉条会变得更加筋道、耐煮、不浑汤。冷冻是传统红薯粉条口感独特的重要环节。如果气温不够低,红薯粉质量会差很多。冷冻完成后,让粉条在阴凉通风处自然解冻,解冻后,粉条会变得松散。再次挂起,在阴凉、通风、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首射,否则易碎易断进行彻底风干。将干燥的粉条取下,整理整齐,5斤捆扎成一束。然后各家根据自己的红薯重量开始领红薯粉条,太外婆领了21斤,很大一筐够吃一年了。期间太外婆他们帮田家把堆在大缸中的红薯杂质和油粉给做酒的李家送过去换钱。打扫好院子,这次田家做的干红薯粉也有200斤,可以开卖了。就是这活太累,周期太长了,但是收获很高兴。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