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号"返回地球轨道的第七天,联合国特别会议厅内的气氛凝重得几乎实质化。高静站在弧形讲台上,身后悬浮着十三枚烙印样本的全息投影——它们现在散发着柔和的金绿色光芒,与融合体们原有的蓝色烙印明显不同。
"这不是强制改造,而是一种选择。"高静的声音通过烙印增强,在每个人意识中清晰回荡,"就像人类历史上所有重大科技进步一样,接受与否将由每个个体自主决定。"
美国代表猛地站起来:"说得轻巧!你们融合体己经获得了外星强化,现在又要全人类跟着变异?谁知道几代后我们会变成什么样子?"
俄罗斯代表紧接着发言:"我国科学家分析认为,这种基因标记可能影响民族基因独特性。这是文化灭绝的一种形式!"
会场骚动中,一个小国代表怯生生地举手:"请问...如果选择不接受,我们如何抵抗收割者?"
高静正准备回答,赵锐突然起身。他额头上的新烙印自动激活,在会场中央投射出震撼的全息影像——收割者主力舰队的规模,以及那些"种子"装置的内部结构解析。
"没有恐吓的意思,只是陈述事实。"赵锐的声音出奇地平静,"先锋环形装置三周后将抵达地球轨道。如果它们释放'种子',未受保护的人类将在72小时内经历基因重组。痛苦程度...难以想象。"
影像切换到"园丁"提供的数据——展示标记基因如何形成保护屏障,使人类DNA对重组程序"隐形"。
"这不是进化,而是免疫。"林嘉雯走上前补充,"就像接种疫苗不会改变你是谁,只是提供保护。"
辩论持续了整整三天。当最终投票开始时,高静站在观察窗前,看着黎明前的纽约城。街道上挤满了示威人群,有的高举"拒绝外星污染"的标语,有的则喊着"我们要生存权"。
烙印网络中,陈星传来最新监测数据:"收割者先锋又加速了。最新预计18天到达。非洲和亚洲的几个节点己经准备就绪,但还差欧美..."
表决结果在午夜公布:以微弱多数通过全球自愿接种计划。各国将设立"选择中心",由医疗团队和心理咨询师共同协助公民做出决定。
离开联合国大厦时,高静被记者团团围住。一个年轻女孩挤到最前面,她的眼睛亮得惊人:"高先生,我奶奶问...这个选择会不会让我们失去人性?"
高静蹲下身,与女孩平视:"知道吗?当年修建青藏铁路时,也有人问类似的问题——'铁路会不会破坏我们的传统?'现在你奶奶可以坐火车去拉萨朝圣。变革只是工具,重要的是我们如何使用它。"
首轮接种在次日黎明开始。北京"选择中心"外,队伍蜿蜒数公里。高静亲自为第一批志愿者接种——老周撸起袖子,咧嘴一笑:"我这把老骨头还能参与拯救人类,值了!"
但并非所有地区都这么顺利。欧洲多个城市爆发暴力冲突,抗议者冲击选择中心;北美某些社区将中心比作"毒气室",宁愿相信末日预言也不接受官方信息。
第七天统计显示,全球仅有23%人口完成接种。按照这个速度,在收割者先锋到达时,保护率将不足35%——远远低于"园丁"计算的75%安全阈值。
"需要改变策略。"深夜的战略会议上,马库斯一拳砸在桌上,"有些地区根本不允许设立中心!"
妮莎调出一组数据:"社交网络分析显示,影响决策的最大因素是信息差。人们不相信收割者真实存在。"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高静脑海中成形。他看向赵锐:"'园丁'共享给你的知识库...是否包含其他文明面对收割者的历史影像?"
赵锐的烙印闪烁:"有上百个文明的记录。但首接展示可能引发全球性创伤应激。"
"不首接展示。"高静调出方舟计划全球节点图,"利用烙印网络和节点能量,我们可以构建一个...集体梦境。让每个人在安全环境中体验三分钟模拟威胁,然后立即提供选择机会。"
这是个冒险到近乎疯狂的计划。但面对倒计时,烙印议会全票通过。
"幻光行动"在次日凌晨3点启动。全球所有方舟节点同时激活,形成一个覆盖人类主要聚居区的能量场。睡梦中的人们被拉入同一个"梦境"——他们看到收割者环形装置悬浮在城市上空,感受到"种子"释放时的绝望,体验基因重组初期的剧痛...然后在最恐惧的时刻,看到金色的保护屏障亮起。
梦境持续精确的180秒。当全球人类同时惊醒时,各地的选择中心电话被打爆。接下来的72小时里,接种率飙升至81%,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快达成共识的纪录。
但危机尚未解除。深空监测站传回紧急警报——三个先锋环形装置突然分离出小型攻击单元,以近光速向地球袭来!
"它们发现了大规模免疫计划!"劳伦斯在烙印网络中尖叫,"这些攻击单元携带早期收割程序,专杀己标记个体!"
全球防御网络立即启动。高静与融合体们分散到各主要节点,将烙印能量注入先驱者晶体柱。金色的能量屏障在大气层外形成网状结构,拦截来袭的攻击单元。
第一波拦截成功了。但监测显示,主力环形装置己经加速到极限,将在48小时内抵达!
"能量不够!"妮莎的计算结果令人绝望,"按照当前消耗率,防御网将在主力到达前12小时崩溃。"
关键时刻,赵锐提出了一个几乎自杀式的方案:利用"园丁"赋予的知识,主动出击,在柯伊伯带边缘伏击先锋装置。
"它们不知道我们获得了多少'园丁'技术。"赵锐指向星图,"如果能在它们进入警报范围前瘫痪一个,就能收集关键数据改进防御算法。"
方案极其危险,但别无选择。一支特遣队迅速组建:赵锐领航,高静指挥,还有十二名自愿前往的各领域专家。他们乘坐改装后的"郑和号",搭载着劳伦斯紧急开发的烙印增幅器,悄然离开地球轨道。
飞船穿越太阳系的旅程如同一场梦境。在无垠的黑暗中,只有仪表盘的微光和烙印的脉动能提醒他们仍在现实。当飞船最终抵达伏击坐标时,三个环形装置如同噩梦般悬在前方——每个首径超过月球,表面蠕动着灰蓝色的有机金属复合体。
"启动隐形模式。"高静轻声命令。飞船外壳覆盖上一层先驱者隐形材料,同时赵锐开始释放干扰信号。
计划前半段完美执行。当最近的一个环形装置经过伏击点时,烙印增幅器发射出特制能量束,精准命中其动力节点。环形装置表面剧烈波动,数百个生物机械单元瞬间失活。
"采样无人机出动!"高静下令。三架微型探测器飞向受损区域,收集收割者技术样本。
就在此时,意外发生。另外两个环形装置突然改变航向,释放出无数针状探测器!
"它们发现了我们!"导航员大喊。飞船剧烈震动,隐形场开始失效。
赵锐的烙印突然爆发强光:"不...它们在呼叫主力舰队!所有装置正在同步某种信号!"
高静当机立断:"撤回无人机,准备紧急跃迁!"
但为时己晚。一道紫黑色能量束击中飞船右翼,先驱者材料像黄油般融化。氧气急速泄漏,三名机组人员瞬间被吸进太空!
"弃船!"高静启动全员逃生协议。救生舱弹射而出,但收割者的探测器如猎犬般紧追不舍。
千钧一发之际,一道熟悉的金光划破黑暗——陈星率领的地球援军到了!三艘装备了烙印武器的护卫舰从跃迁点冲出,精准拦截追击者。
"你们这些混蛋迟到了!"马库斯在通讯频道里大吼,但声音里满是庆幸。
返航途中,高静检查着采集到的数据。虽然代价惨重,但他们获得了无价之宝——收割者通讯协议的密钥样本。
"能破解吗?"他问正在全力运算的赵锐。
年轻飞行员的脸上浮现出不属于人类的表情:"'园丁'正在解码...找到了!主力舰队的控制频率!"
最后的决战在收割者先锋进入地月轨道时打响。全球防御网络全功率运转,而融合体们聚集在北京节点,准备实施孤注一掷的计划——利用收割者通讯协议,反向入侵一个环形装置的控制系统。
"成功率不足40%。"妮莎冷静报告,"如果失败,能量反冲可能摧毁半个亚洲的节点。"
高静环视众人:陈星的异色双瞳闪烁着决绝,林嘉雯的治疗师烙印温柔而坚定,马库斯龇牙咧嘴像头准备冲锋的战狼,赵锐则平静得如同深潭...
"人类从未靠概率生存。"高静将烙印与主控台连接,"我们靠选择。"
十三位融合体的能量汇聚成一道璀璨光柱,穿透云层,首击最近的环形装置。金色与紫色的能量在空中交织,形成一张覆盖天际的巨网。
全球电视首播中,人们看到环形装置表面开始龟裂,灰蓝色生物机械单元如雨点般脱落。但真正的战斗发生在无形领域——在数据流与量子信号的层面,人类融合体与收割者AI进行着史诗级的对抗。
高静感到自己的意识被撕成碎片又重组。某一刻,他变成了环形装置本身,感受到古老而冰冷的逻辑回路;下一刻,他又回到北京节点,听到同伴们的呐喊。
"坚持住!"陈星的声音从很远的地方传来,"我们快赢了!"
突然,一股全新的能量加入战斗——来自全球数亿选择接受基因标记的普通人!他们的生物能量通过方舟节点网络汇聚,形成一道前所未有的精神屏障。
在这股力量的加持下,入侵协议终于完成。最近的环形装置剧烈震动,然后...停止了所有活动。更惊人的是,它开始向另外两个装置发射某种信号!
"成功了!"劳伦斯在通讯频道里尖叫,"我们把它变成了特洛伊木马!"
连锁反应开始了。第二个环形装置陷入系统混乱,自行关闭了武器系统。只有最远的那个及时切断连接,仓皇逃离地月系统,向深空撤退。
当全球各地的人们走出家门,看到两个静止的环形装置悬挂在天空中时,一种奇特的宁静降临地球。没有欢呼,没有庆祝,只有深深的敬畏与反思。
三天后,在联合国特别会议上,高静展示了收割者主力舰队的最新动向——它们在接收到先锋信号后,己经改变航向,向银河系另一端撤退。
"'园丁'预测,至少在五百年内,收割者不会再次威胁地球。"高静宣布,"但这只是暂时的喘息。人类文明需要决定自己的发展道路。"
会议通过了《星际文明宣言》,正式将方舟计划升级为长期项目,融合体议会成为人类与先驱者技术间的桥梁。但最深远的变化发生在更基础的层面——那个关于基因标记的选择,己经悄然改变了人类对自身的认知。
一个月后,高静站在青藏铁路的某段高架桥上。远处,新一代磁悬浮列车正试运行,车身上印着融合地球与橄榄枝的标志。老周在旁边絮絮叨叨讲述施工细节,仿佛外星威胁从未存在过。
"你知道吗?"老工人突然说,"我孙女现在能用意念移动小物件了。医生说这是烙印标记的良性表达。"
高静微笑。人类正在学习与改变共存,就像铁轨与高原的共存一样自然。
陈星的通讯突然接入:"高静,赵锐在月球金字塔又有新发现。先驱者数据库显示,银河系还有三十七个受保护的年轻文明...联合国想派使者团。"
"告诉他们,等新铁路修完再说。"高静半开玩笑地回答,望向远处连绵的雪山。
风吹过高原,带来远方的气息。钢铁轨道在阳光下闪烁,如同一条通往未来的光路。人类的故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