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3u轨道上漂浮的钢铁残骸和尚未熄灭的爆炸余烬,无声地诉说着第一波攻击的惨烈。防御圈如同被巨兽啃噬过的堤坝,千疮百孔,硝烟弥漫。然而,对于杨荣和星璇而言,这宝贵的喘息时间,不是用来哀悼,而是用来重塑利刃、刺向敌人最脆弱的咽喉!
指挥核心:“晨曦之怒”号舰桥
杨荣的目光扫过全息星图上标注的己方损失(红色的损毁标记触目惊心)和敌方舰队动向(赫兹后撤重整,SEC似乎在准备第二波蜂群)。他眼中没有丝毫沮丧,只有冰冷如铁的决断和高效的计算。
“星璇,战场状态评估,恢复优先级排序,最优反击方案推演。”杨荣的声音斩钉截铁。
星璇的投影光晕稳定,数据流奔涌:
战后评估:
1. 防御设施: ‘磐石’炮台损失37%,核心区‘针鼬’ADS损失19%。‘鱼巢’平台相对完好。‘哨兵’浮标网络外围节点损失严重,核心感知层尚存。
2. 舰队:第一舰队损失驱逐舰1艘(睚眦)、护卫舰3艘(狴犴)、高速巡洋舰2艘(青鸾-A)、战机中队(精卫)损失过半。旗舰‘晨曦之怒’中度损伤(舰尾装甲、部分传感器)。第二舰队损失轻微,协同度略有提升(实战经验)。
3. 工业/后勤: ‘天穹锚地’严重损毁(‘璀璨星河’主炮命中),吞吐能力下降60%。‘曙光熔炉’船坞主体完好,附属设施受损。‘炽阳环’能源站成功防御,产能稳定。零件储备充足(星璇优化储备体系)。
4. 敌方: 赫兹突击舰队(猎犬/鬣狗)近乎全灭,主力舰(堡垒/游隼)无损但需短暂休整,士气受挫。SEC无人机损失超40%,‘利刃’巡洋舰护盾能量平均损耗55%,补充需时。双方补给线漫长,护卫力量相对薄弱(精锐集中于前线)。
当前态势优先级建议:
1. 战场救援与快速恢复: 最大程度挽救受损舰船,修复可用防御节点。
2. 核心防御圈强化:利用储备零件,快速重建关键区域‘针鼬’ADS节点,补充‘哨兵’浮标。
3. 主动出击,打击敌方软肋:利用敌方休整期及后方空虚,派遣精锐力量袭扰其漫长补给线,削弱其持续作战能力。
4. 捕捉战机,歼灭孤立之敌:密切监控赫兹受损的第三舰队(位置相对孤立,休整状态),若时机成熟,集中优势力量予以毁灭性打击。
“最优反击方案(代号:星火燎原):
阶段一(救火与织网):全力救援修复,重建核心ADS。
阶段二(暗影之刺):派遣隐身编队(狴犴-B + 睚眦-A),奇袭赫兹与SEC补给线关键节点。
阶段三(雷霆一击):若‘暗影之刺’成功牵制,且赫兹第三舰队位置暴露、状态松懈,则由‘晨曦之怒’领衔第一舰队精锐(保留部分力量防御SEC),联合第二舰队主力,发动快速歼灭战。”
“批准执行!”杨荣毫不犹豫,“命令各部,按‘星火燎原’方案,即刻行动!”
派遣隐身编队(狴犴-B + 睚眦-A),奇袭赫兹与SEC补给线关键节点。
编队一(目标:赫兹补给线)指挥官:陈海(思维缜密,擅长信息分析与渗透作战)。
编队二(目标:SEC补给线)指挥官:上官婉。
阶段三(雷霆一击):林夏负责指挥留守部队,顶住SEC可能的进攻,为歼灭战争取时间。
“批准执行!”杨荣毫不犹豫,“命令各部,按‘星火燎原’方案,即刻行动!林夏上校,基地防御与SEC方向警戒,由你全权负责!
T-3u的轨道瞬间变成了巨大的太空船坞和维修场。星璇的指挥如同最高明的外科医生,精准调度着每一份资源:
“椒图”支援舰引擎全开:如同勤劳的工蜂,巨大的维修臂探向受损的“狴犴”、“睚眦”和“晨曦之怒”。备用装甲板、传感器模块、引擎部件从储备仓库被源源不断运出。星璇优化过的维修流程和预制模块化设计发挥了巨大作用,受损舰船的恢复速度远超常规。
工程机甲部队倾巢而出:在陆战队员的掩护下,这些灵活的钢铁蜘蛛攀附在沉默的“磐石”炮台残骸和受损的“针鼬”炮塔基座上。利用储备的标准化炮塔模块和装甲板,如同搭积木般快速替换损毁部分。星璇通过数据链首接指导关键结构的焊接和线路接驳,效率惊人。一座座受损的炮塔重新点亮了指示灯,炮口再次扬起。
“哨兵”浮标工厂全功率运转:位于安全地带的自动化工厂,以流水线方式批量生产着新的“哨兵”预警浮标。小型运输艇如同播种机,将新的“哨兵”精准投放到外围警戒网的关键缺口,由工程机甲完成最后部署和激活。星璇的感知网络在快速修补中。
“曙光熔炉”的熔炉不息:虽然外部设施受损,但核心熔炉仍在轰鸣。储备的稀有金属和预制零件被投入生产线,优先补充消耗巨大的“针鼬”炮塔组件和战机弹药(尤其是“精卫-B”的穿甲弹)。
短短数小时,T-3u的防御圈虽然未能恢复全盛,但核心区域的防御强度显著回升,尤其是围绕“炽阳环”和“曙光熔炉”的“针鼬”火网密度甚至超过了战前!受损舰艇大部分恢复了基本作战能力。这一切,都得益于星璇恐怖的战场管理、资源调度能力以及杨荣战前坚持建立的庞大战略储备。
暗影之刺行动:补给线上的死神(陈海编队)
就在赫兹与SEC忙于舔舐伤口、补充前线消耗时,两支如同宇宙幽灵般的编队,借助战场边缘复杂的小行星带和星璇规划的绝对静默航线,悄然离开了T-3u防御圈。
编队一(目标:赫兹补给线):由2艘“睚眦-A”隐身驱逐舰和4艘“狴犴-B”隐身护卫舰组成。指挥官:陈海,此刻站在“睚眦-A”的舰桥内,神情专注而冷静,手指在全息星图上快速滑动,分析着星璇提供的赫兹补给线节点信息和护航力量评估报告。
陈海的目标,锁定在赫兹的关键后勤节点——“铁砧中转站”。这个由退役货船改造的简陋太空站,此刻正停泊着三支刚抵达的运输船队(满载磁轨炮弹药和聚变燃料芯块),护航力量是两艘老旧的“守卫者”级驱逐舰和西艘“鬣狗”级护卫舰。
“分析护航舰队通讯记录,”陈海的声音平静,“他们正抱怨轮换延误,警惕性不高。星璇,计算最佳切入角度和时间点,避开其主传感器扫描扇区,利用其交接班间隙。”
星璇迅速给出最优路径和精确的时间窗口。陈海编队如同融入深空背景的阴影,在“哨兵”浮标(提前秘密投放)的引导下,完美地卡在赫兹护航舰队一次内部通讯确认的“盲点”时刻,逼近到极近的距离。
“‘睚眦-A’报告,目标锁定。护航舰雷达扫描模式固定,无异常,通讯频道处于常规轮询状态,确认其处于低警戒期。”副官报告。
“很好。”陈海眼中闪过一丝锐利,“执行‘静默突袭’预案。‘狴犴-B’分队,目标:护航舰引擎及通讯阵列,瘫痪其行动与呼救能力。‘睚眦-A’,目标:运输舰反应堆及弹药舱核心。同步打击,务必一击致命,不留反应时间。行动!”
命令下达的瞬间!
“睚眦-A”释放出强力的通讯干扰和雷达压制波束,精准覆盖护航舰队!同时,“狴犴-B”护卫舰如同鬼魅般从三个刁钻的角度同时切入,速射磁轨炮的钨合金穿甲弹如同精准的手术刀,瞬间贯穿了“守卫者”和“鬣狗”脆弱的引擎舱盖和舰桥通讯天线基座!
几乎在护航舰引擎火光迸射、通讯天线扭曲断裂的同时,“睚眦-A”的主炮发出了低沉的怒吼!粗大的磁轨炮弹带着毁灭的尖啸,精准地钻入三艘巨型运输舰标注出的能量反应核心区域(由星璇根据舰船型号推测)!
轰!轰!轰!轰!
惊天动地的殉爆连环发生!聚变燃料芯块和磁轨炮弹药被瞬间引爆,产生的能量风暴不仅吞噬了整支运输船队和瘫痪的护航舰,甚至将“铁砧中转站”也撕开了一个巨大的裂口,内部设施暴露在真空之中,彻底瘫痪!
陈海冷静地看着屏幕上的毁灭景象:“确认战果。编队立刻静默,按星璇规划路线‘Zeta-7’脱离战场,进入小行星带阴影区。”整个行动干净利落,如同一次精密的情报刺杀的太空放大版。
编队二(目标:SEC补给线):由1艘“睚眦-A”和6艘“狴犴-B”组成。指挥官:上官婉。
同样的场景在SEC的几条主要补给线上演。上官婉的编队如同精准的手术刀,专挑SEC那些依赖外部供能(护盾发生器、激光炮)的运输舰和护航舰下手,瘫痪其能源核心后轻松收割。SEC引以为傲的“星光帷幕”在运输船上可不存在。
当两支“暗影之刺”深入敌后时,T-3u的防御重任落在了林夏肩上。她坐镇“曙光熔炉”的次级指挥中心,全息星图上清晰地标注着SEC舰队的动向和己方防御部署。她的眼神锐利,透着一股沉静的坚韧。
“报告!SEC方向检测到大规模能量波动!疑似‘蜂巢’母舰释放第二波无人机!”雷达官的声音带着紧张。
“数量估算约为第一波的70%!同时检测到高强度定向电子攻击信号!目标指向我‘鸱吻’系列信息舰!”电子战军官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