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数日艰难的行军,部队宛如一条蜿蜒的钢铁巨龙,终于抵达了热河附近。
这片即将被战火洗礼的土地,静谧中潜藏着汹涌的暗流。
宋卫国,这位坚毅果敢的指挥官,深知此战意义非凡,他冷峻的目光扫视着西周,果断命令各部队暂时隐蔽,如同猎豹潜伏在草丛,只等最佳的进攻时机。
夜幕仿若一块巨大的黑色幕布,沉甸甸地压下来,将大地裹得严严实实。
西周万籁俱寂,唯有微风拂过枯草发出的沙沙声,偶尔夹杂着几声夜枭的啼叫。
宋卫国猫着腰,悄然潜行至一处隐蔽的制高点,手中紧握着望远镜,镜片后的双眼如同夜鹰般锐利,仔细观察着日军在热河的防御工事。
日军营地仿若一座灯火通明的“铁城”,岗哨林立,探照灯的惨白光束如利剑般不时划破夜空,交错扫射。
铁丝网层层缠绕,沙袋堆积如山,构筑成一道道坚固的防线。
轻重机枪的枪口从掩体后探出,黑黝黝地透着森冷的杀气,仿佛在向外界宣告着不可侵犯。
但宋卫国久经沙场,他那饱经战火淬炼的眼神中没有丝毫畏惧,反而在心底暗自谋划,早己成竹在胸。
他猫着腰,迅速回到临时指挥所,通过电台向各部队下达了那如雷霆般的指令:“凌晨三点,准时发起进攻!各部队务必按照预定计划行动,不得有误!”
声音低沉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电波瞬间将这道命令传至各个角落,战士们的心弦随之紧绷,在黑暗中默默握紧了手中的武器,等待着那决定命运的一刻。
时间仿若被一只无形的手拽着,缓慢而煎熬地一分一秒过去。
战士们趴在冰冷的土地上,寒意透过军装首刺肌肤,但他们仿若磐石般纹丝不动,热血在胸膛里沸腾,只为等待凌晨三点的钟声敲响。
当那一刻终于来临,一枚信号弹如流星般划破寂静的夜空,刹那间,进攻的号角正式吹响!
正面战场上,我军的坦克仿若钢铁巨兽,率先发动冲锋。
履带滚滚,碾碎地面的沙石,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主炮喷吐着愤怒的火光,一道道炽热的炮弹如流星赶月般射向日军阵地。
首发炮弹精准命中日军的一处碉堡,瞬间土石飞溅,火光冲天,里面的日军被炸得鬼哭狼嚎。
紧接着,后续炮弹接连而至,日军的前沿防御工事在这强大的火力冲击下,仿若纸糊的一般,瞬间土崩瓦解。
与此同时,24师从东路如鬼魅般迅速穿插。
战士们身形矫健,利用夜色和地形掩护,巧妙避开日军的巡逻队。
当接近日军补给线时,他们仿若猎豹出击,迅猛地解决了守卫的日军。
随后,工兵迅速行动,安置炸药,随着几声巨响,日军的补给线被成功切断。
后方的日军顿时陷入慌乱,弹药、粮草供应不上,军心大乱。
西路的17军则如猛虎下山般发起突袭。
战士们呐喊着,冲锋在前,手中的步枪喷吐着火舌,手榴弹如雨点般投向日军阵地。
与日军短兵相接时,刺刀在月光下闪烁着寒光,双方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
战士们杀红了眼,眼中只有敌人,每一次拼刺都带着一往无前的决绝。
喊杀声、金属碰撞声交织在一起,热河的夜空被战火照得如同白昼。
宋卫国亲临前线指挥,他身姿挺拔如松,屹立在一处高坡之上,手持望远镜,密切关注着战场局势。
他的脸庞被战火映得通红,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却顾不上擦拭。
见日军一处火力点压制住了我方步兵前进,他立刻大声吼道:“炮兵集中火力,轰炸日军指挥所!步兵迅速推进,扩大战果!”
随着命令下达,炮兵迅速调整炮口,装填炮弹,片刻后,一阵猛烈的炮火呼啸着飞向日军指挥所。
几声巨响之后,日军指挥所陷入一片火海,指挥系统瞬间瘫痪。
在我军的猛烈攻击下,日军渐渐抵挡不住,开始向后撤退。
但他们仍妄图组织反击,负隅顽抗。
一些日军躲在残垣断壁后,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不时向我军射击。
“兄弟们,不要给敌人喘息的机会!继续进攻!”宋卫国振臂高呼,声音响彻战场。
战士们在他的鼓舞下,士气大振,如潮水般向日军涌去。
有的战士身负轻伤,却拒绝下火线,简单包扎后又投入战斗;有的战士弹药耗尽,便捡起地上的石块、木棒,与日军近身肉搏。
经过数小时惊心动魄的激战,日军终于全线溃败。
他们丢盔弃甲,狼狈逃窜。
宋卫国带领着部队乘胜追击,战士们如疾风般冲向热河城。
城门在炮火的冲击下己摇摇欲坠,战士们合力一撞,城门轰然倒塌。
部队顺利攻入热河城。
当清晨的阳光洒在热河的土地上,金色的光辉穿透硝烟,给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带来了希望。
战士们欢呼雀跃,他们身上满是尘土与血迹,脸上却洋溢着胜利的喜悦。
宋卫国站在热河城头,望着飘扬的军旗,心中感慨万千。
这胜利来之不易,是无数战士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
他知道,热河的解放只是一个开端,前方还有更多的战斗等待着他们,但此刻,他们有理由为这胜利欢呼,为这片土地重燃的希望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