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七七听了这话,暗道,这两人都有鬼,竟然想要架空我们。
瞧着这样子,罗主薄似乎很听周县承的话,看来我以后,首先要拿下的是周县承。
周县承接着又道,“不过张捕头和李典史一首和我们不对付,小心他反水。”
朱七七一听,她可以先拉拢张捕头啊,于是转身去找张捕头,想要看看这人品如何?
她继续在空间里,找了几个院子,一首找到演武厅,才发现他正和十几个捕快训话。
只听张捕头大声道:“朱县令就在这几天到,你们都给我打起精神来,要是有谁不听话,小心我收拾他。”
众捕快都赔着笑道:“小的们哪敢,头怎么说, 我们就怎么做?”
朱七七暗暗点头,这捕头可用啊,看来我要在这里立住脚,拉拢张捕头是第一件要事。
看到这里,朱七七心里有谱了,当下再次转身出了衙门,找了个角落出了空间,重新回到衙门口。
朱七七对门房周大严肃道:“快进去通报,本官是县令朱一阳。”
周大看着瘦弱的朱七七,如同十五岁的小少年,一张腊黄的小脸,当下冷笑一声:“你是朱大人?堂堂县令大人会没有马车,没有随从,不穿官服的么?”
“放肆,竟敢对本官无礼,信不信我治你一个大不敬之罪!”朱七七怒斥一声道。
“你要真的是我们的县令朱大人,就拿出凭证来呐,文书要有一个吧!”
门房周大继续道,这年头什么人都有,可象眼前的年轻人,胆敢来冒充县令大人的,却是头一个。
朱七七面对门房周大的质疑,她深知,要进入这个陌生的官场,首先得证明自己的身份。
虽然她现在无法提供正式的文书和官印(文书在她娘那里装着),但她并不慌张,她从怀中取出一块玉佩,这是她哥哥在京城时皇帝亲赐的信物,上面刻有他的名字和官职。
“这便是凭证,”朱七七冷静地说,将玉佩递给周大。
周大疑惑地接过玉佩,仔细查看。
他虽然不认识玉佩上的字,但能感受到这玉佩的质地非凡,绝非一般人所能拥有。
周大犹豫了片刻,然后道:“请大人稍等,我这就去通报。”
不一会儿,周大回来,态度己经发生了明显的转变,他躬身道:“大人,里面请。”
朱七七步入县衙,脑袋开始飞速运转,她知道,要在这里立足,必须首先了解这个地方的官员们,知道他们的性格、喜好和弱点。这就是所谓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此时她看到县的县衙占地也不小。从县衙内审理状案的二堂,到典史所在的签押房,期间不光要路过吏、户、礼、兵、刑、工六房,还要越过大堂跑到仪门之间的院落。
电视剧中能够在县衙外就能看见县太爷审案的事情,压根就是子虚乌有的。
先别说百姓如何能够越过仪门等签押房,越过大堂去看二堂的县太爷审案,单单是能够旁听状案的人,就只有本县的士绅乡绅,还有德高望重的里正甲正秀才、举人之流才行。
朱七七既然决定从张捕头入手,争取他的支持。于是她向周大问道:“张捕头在哪里?先带我去找张捕头。”
“是,大人”。
周大的连忙答应一声后,引着朱七七找到张捕头。
当张捕头一抬头看见走进房间的朱七七时,一脸诧异:“周大,他是?”
周大的高声道:“张大人,朱县令到了,赶快迎接吧!”
他可是县衙里第一个知道朱县令的人啊,周大此时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连忙表现自己。
“小人见过朱大人,大人贺到,小人未能远迎,请大人恕罪!”张捕头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道。
“张捕头,我听说你对县里的治安工作非常尽心尽力,你很好啊,以后跟着大人我,大人我保你能够更加为百姓做更多的实事。”朱七七诚恳地说。
张捕头有些意外地看着这位年轻的朱县令,他没想到这位新县令会如此了解他的工作,更没想到新县令到任第一个找的人会是他。
他躬身道:“大人过奖了,卑职只是尽了自己的本分。”
朱七七微笑道:“张捕头,希望我们能够携手合作,共同维护好西凉县的治安,我相信你的能力,也相信你的忠诚。”
张捕头听到这话,眼中闪过一丝感动。
他在这个位置上己经很久了,一首希望能够得到上级的认可和支持。现在新县令如此看重他,他自然愿意全力配合。
“卑职一定竭尽全力,为大人分忧。”张捕头坚定地说。
朱七七示意他起身,“好,先带本官去找县丞、主薄两位大人吧!周大,你到县衙对面的客栈,去接我娘她们来县衙”。
既然她光明正大进了县衙,谢氏她们也可以进来了,住在客栈里也危险不是吗?
县承和主薄两人刚才应该就知道自己到了,却不出来迎接自己,好大的谱啊,这是等着自己主动去见他们吗,应该是想要给自己一个下马威吧!
朱七七在张捕头的引领下,穿过了县衙的层层院落,终于来到了县丞和主簿的办公之处。
她心中明白,这两位官员故意避而不见,是想给自己一个下马威,测试自己这位新县令的斤两和态度。
县丞和主簿的公房位于县衙的深处,环境清幽,绿植环绕,显得格外雅致。
朱七七站在门前,深吸了一口气,准备迎接这场初次见面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