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穿越融入
【作者声明:
其一,新书恳请诸君免费小礼物相赠,追更关注。
其二,我定当尽力还原大明王朝初期之风土人情。
谢过诸君。】
大明王朝洪武十七年,九江府德安县,清水村。
清水村是个背山靠水的大村子,这儿临近潘阳湖干流修河、博阳河交汇处,土地肥沃,九江府城有港口货运码头,水运交通便利,因此清水村虽地处偏僻,却因水陆两路互通,常有商贾往来,这里家家户户过得都较为殷实,只要不偷懒总能过上温饱日子。
“你们听说没?村里蒋家那小子祥文,又参加了县试!这次看能不能考中童生?”
“我咋听说陈夫子上门讨要束脩了?
他家那点薄田,哪供得起读书开销啊!”
两个妇人看了眼蒋祥文那破旧的茅草屋,低声议论着:“这孩子心气高,可读书哪是那么容易的?
考了三年连个童生都没有中?
这又欠着陈夫子一两白银。”
“一大早的,家里的事情都搞完了吗?”
几个妇人正说的得起劲,忽然一道严厉的声音打断她们,几个妇人抬头一看,顿时吓了一跳。
“族长...族长好”
蒋志仁冷眼扫过众人,沉声道:“读书乃修身齐家治国之本,什么话都往外说!若是招来灾祸,岂不是连累全村?”
几个妇人脸色一白,连忙低头不敢再说了。
这几个妇人的德性,蒋志仁心知肚明,说是不敢,说不定下次还在哪里窝着偷偷再说,却也不愿过多计较。
蒋志仁沉声说道:“你们还不回去干活?祥文志向远大,虽家境贫寒,但勤学苦读,未必不能出人头地。你们多嘴多舌,只会误人子弟!”
几个妇人面露愧色,匆匆散去。
蒋志仁转身望向蒋祥文的茅草屋,心中暗叹:这孩子若能坚持,或许真有出头之日。
蒋祥文家围着的蓠笆院门敞开着,院内很安静,只有几只母鸡在屋檐下啄食。
蒋志仁站在蓠笆外,目光穿透破旧茅屋,并没有首接进去。
“族长?快请进喝茶。”
蒋志俊正在院内整理着茶叶,看到蒋志仁,忙放下手中的活计,迎了上来。
两人寒暄几句,在院内石凳上坐下。
蒋志仁端起茶碗,轻抿一口,语重心长道:“志俊,祥文这孩子有志气,但路漫漫其修远兮,还需多加扶持。”
蒋志俊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族长费心了,再难我也会供他读书。只要他肯努力,我砸锅卖铁也心甘情愿。”
蒋志仁微微颔首,放下茶杯。
“志俊,你有此决心,我便放心了。
你给我说句实话,祥文欠陈夫子的银两,是不是被陈夫子退回来了?”
蒋志俊叹了口气,低声道:“没有,陈夫子心善,只收了些茶叶抵债。
不过是县试之后,让祥伢子归家稍作休憩呀。”
蒋志仁听后,眉宇间稍显宽慰:“陈夫子毕竟仁厚,祥文需珍惜这份情谊。
日后家里若有难处,尽管来找我。”
蒋志俊感激地点头:“多谢族长,定不负所托。”
蒋志仁目光柔和,望向院内那几只悠闲的母鸡,问道:
“祥文近日可好?
学业上可有进展?
他可曾下过地干活?”
蒋志俊苦笑:“祥文每日苦读,未曾懈怠,地里的活儿都是我和他娘、祥伢子的两个姐姐大丫、二丫在操持。
他看书费神费时,下地怕耽误祥伢儿看书了。”
蒋志仁轻轻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如此勤勉,实属难得。
只是学业固然重要,身体亦不可忽视。
适当劳作,反能强身健体,助其更好地攻读。”
清水村主要聚居着蒋姓、曾姓两大家族,世代务农,一共六十五户,近九百人口,鲜少有人外出求学,村里读书参加过县试的,也就蒋祥文一人,他今年才十五周岁。
蒋祥文被蒋母曾氏从床上扶起来,他瘦弱的身躯略显疲惫,头还有些昏沉和疼痛,便被蒋母推着出了门。
“快去前院见族长,莫要失了礼数。”
曾氏有些着急的说道:“你要好好说话,族长是为你好,切莫辜负了他一番心意。”
蒋祥文心里明白母亲的意思,回应:“娘亲,我记下了,定会虚心请教,不负族长厚望。”
蒋祥文并不是原身,而是来自异世的灵魂,穿越至此。
三天前,还在鹏城高楼间穿梭的蒋祥文,意外跌入时空裂缝,醒来便成了这贫瘠山村的少年。
原身自县试结束后,于归途之中遭人重击,后脑遭棍击,致使蒋祥文卧床一日,至今仍周身酸痛、头晕目眩,几欲呕吐。
其整个人之状态仿若大病初愈,每移步皆感脚下虚浮。
他强打精神,穿过略显破旧的院落,心中暗自盘算如何在这陌生的大明王朝立足。
蒋祥文步履蹒跚地走向前院。蒋志仁见状,眉头微皱,忙起身相迎:“祥文,身子不适就多休息,不必勉强。”
蒋祥文强颜欢笑:“谢族长关心,些许小恙,不碍事的。”
蒋志仁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道:“身体为根本,切莫硬撑。
这次县试虽重要,身子骨要修好,可以跟你父亲练一练桩功强身健体?”
蒋祥文说道:“族长大伯所言极是,我会注意身体。
桩功之事,定当请教父亲,以期文武兼修,不负族长厚望。”
他心中暗自决定,既要适应这异世生活,也要找到回归之路。
蒋志仁欣慰地点头,目光中流露出几分期待:“好,有志气。文武之道,相辅相成,方能成大器。”
他转身指向院中那棵老槐树,“你看那树,根深方能叶茂,你亦如是。”
蒋祥文说道:“族长大伯教诲铭记在心,这次县试考试成绩明天会出榜。”
旁边的父亲蒋志俊闻言,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自豪:“祥伢子,明天我赶牛车去县城看榜,若能高中,也是咱村的荣耀。”
蒋祥文心中一暖,坚定道:“我明天也去看榜。”
蒋志仁微笑点头,说道:“好,我在村里等着好消息。”
蒋祥文回到屋内,曾氏、大丫、二丫己经为他准备好了咸鱼稀饭,虽然简单,但在这贫寒之家,己是难得的美味。
他默默吃着饭,心中却在思考着未来的路。
蒋祥文想了想,“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彼须适应此间之生活环境,亦须于陌生之大明王朝中觅得自身之立足地,更须凭科举考试以改运,不负父母姐姐及家族宗亲之殷切期望。